东南早报:“60后”的高考故事 摸黑爬山求学走出大学光明前程

创建者:连小芬时间:2018-06-08浏览次数:216

 


致考生 “高考应以平常心对待,不管考上的是什么学校,最重要的是努力和坚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完美人生。”
陈建宁
陈建宁(最后一排左一)
大学毕业照(受访者/供图)

■早报记者 许奕梅 王盼琛 文\图


    今天,一年一度的高考大幕拉开,知识改变命运又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而这句话对于30多年前的考生来说,更有切肤之感。自1978年正式恢复夏季高考的最初几年,升学率仅为个位数,能考上大学,已然是人生一次成功的转折点。今年55岁的陈建宁,也是在那个时候,通过勤奋读书,走出贫困封闭的大山,1981年参加高考,以优异成绩考上华东师范大学,开启崭新的人生。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陈建宁希望通过他个人奋战高考的故事,激励更多的学生,通过不断的努力奋斗出人生的幸福。

5公里崎岖山路

背着粮食摸黑求学

现任泉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的陈建宁教授,出生于安溪金谷镇洋中村东溪仑自然村,那里海拔660米,山高路陡,那时要走出去只能爬山。

上世纪70年代,能上学的孩子不多,陈建宁是幸运的那一个。他的父母都是大字不识的朴实农民,育有5个子女,生活困难。那时他们也没想让孩子读书有多大成就,只希望 “多识字,以后过得比他们好就好。

东溪仑没有正儿八经的学堂,只是把存放粮食的仓库腾出来,摆几张桌椅就是教室了。当时村里就一个老师,轮着教一到三年级的20多人。陈建宁说,他的启蒙老师陈和平老师虽然只上到小学,但语文、数学一肩挑。

到了四年级,陈老师对孩子们说:我学历低,教不了你们了,你们到山外面去读高年级吧。陈建宁就和六七个小伙伴一起到东溪学校求学,东溪仑到山下的东溪学校有5公里多的崎岖山路。每天早上6时许,陈建宁就要早早出门,傍晚再摸黑上山回家。

遇到风雨天,摔倒受伤是常有的事。陈建宁说,上学带的米和菜,有时路上跌倒了,带的菜倒掉了,就只能几个同学合着吃。

考出全县文科最高分

还靠同学上山报喜

陈建宁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到小学毕业时,有几个同学辍学了,但他的父母想着:咬咬牙,再供着他继续读,兴许能读出个样子来。

后来,陈建宁又到安溪九中读中学,离家的路更远了,近20公里路,回趟家要步行4个多小时。初中时,还有三四个同村伙伴一起读,但到高一年后,同村的就只剩下他和另一个伙伴还在坚持上学。他的父母通过种地和做竹编手工,辛苦攒钱供他读书,陈建宁的内心也渴望着有朝一日考上大学。

到安溪一中就读的那一年,没办法每星期回家带粮食,父母就抽空送到学校来。他们的用心和支持,也给陈建宁的求学路增添了很多动力。

1981年,陈建宁参加高考,还考了当年安溪县文科最高分。那时的通讯,用的是有线广播,东溪仑的路途偏远,信号不稳定,高考成绩公布时,陈建宁收不到消息。还好在填志愿的前一天晚上,同学特意上山来告诉他考上了。

那一刻,他兴奋不已,从此他的人生有了新的方向。

教书育人三十载

为家乡孩子求学奔走

高考后,陈建宁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作为师范生,在大学的4年里,陈建宁每月能领到19.5元的伙食费,外加5元的助学金,除了自己的吃饭开销,还可以留一点零星开支,缓解家里的生活压力。

1985年大学毕业,陈建宁选择回到家乡泉州,在泉州师专、泉州师院一直担任思政课程教学,一教就是33年。

陈建宁说,上大学时,他每月会给家里写信,父母不识字,只能叫人读给他们听,父母每次回信都告诫他:要好好读书。

走上高校教师的工作岗位后,陈建宁的父亲虽不知儿子具体教的是什么,但直到临终前,还不忘教导他:要好好教书,不要误人子弟。

走出大山的陈建宁,始终心系家乡。在他的影响和鼓励下,这几年,村里陆续有几个孩子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大山。东溪仑先是在村民合力下挖出一条土路,但一直坑洼不平。为家乡父老的生活便利,为方便家乡孩子求学,多年来,他一直在奔走努力,呼吁有关部门引起重视,修建一条通往山外的水泥路,现已准备铺设。

 原文链接:http://szb.qzwb.com/dnzb/html/2018-06/07/content_4117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