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化工学院生物纳米课题组在生物质转化和应用领域

文章发布日期:2019-03-18 发布者:

   实现废弃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校化工与材料学院何兴圣(上海师大联合培养硕士生,20172月来泉至今)同学在导师杨大鹏教授和贾能勤教授(清源讲座)的指导下,独辟蹊径,利用纳米技术将鸡蛋膜高效转变成纳米复合材料(图1),该材料遗留了鸡蛋膜网格结构的特点,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好的分散性,展示出增强的吸附、催化降解和抗菌活性,可与活性炭一起做成净水滤芯,在水处理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论文在线发表于化工领域Top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中科院一区,IF=6.7)。该工作是继2017年课题组利用鸡蛋膜为模板合成金网络结构(Zhong et al. Biosensor. Bioelectronics.)之后以泉州师范学院为第一单位的又一特色工作。

鸡蛋膜制备合成的CuO-ZnO复合材料用于水处理示意图

除了鸡蛋膜,鸡蛋壳的研究也吸引了课题组的极大兴趣。他们将其与银盐溶液结合制备出的CaCO3-Ag复合纳米材料(图2)具有多孔的结构、大的比表面积、好的分散和稳定能力,与厦大化工学院黄加乐教授合作,将其用于VOCs的催化氧化体系,展示出比单一组份材料更优异的性能,是一类新型的VOCs催化剂材料,具有合成简单、成本低廉和性能稳定的优势,将可能在环保领域发挥重要用途,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中科院一区,IF=9.9),厦大博士生郭云龙为第一作者,我校杨大鹏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论文被该杂志遴选为2019年的热点论文,且被选为封面文章。

图2  鸡蛋壳模板合成的CaCO3-Ag复合材料用于VOCs处理的示意图

化工与材料学院生物纳米课题组自2016年成立以来,全心致力于利用纳米技术进行废弃生物质资源的转化和利用工作,迄今以泉州师范学院为通讯或第一单位在Coordin. Chem. Rev., Small, Biosens. Bioelectron.等发表SCI论文40多篇(IF>4.0),其中,师院第一单位的文章12篇(单篇最高IF>14),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积极拓展国内国际合作,与上海师大、厦门、上海交大、新加坡材料研究院和西班牙科尔多瓦大学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除了基础研究,课题组也正在与企业深入合作(已签约横向合同经费250.0万元),在师院进行相关产品的中试转化工作,以期为化工材料学科发展、服务地方产业和环境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21536010)、面上基金(81472001)和泉州市科技人才计划项目对课题组上述工作的鼎力支持和赞助。(生物纳米材料课题组)

 

附全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5894719305121?dgcid=coauthor

(鸡蛋膜用于合成CuO-ZnO复合纳米材料用于水处理)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9/ta/c8ta10822f/unauth#!divAbstract(鸡蛋壳转化CaCO3-Ag用于VOCs处理)

https://pubs.acs.org.ccindex.cn/doi/abs/10.1021/acssuschemeng.8b06030(生物质转化综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