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长周济:就业难不应抱怨扩招(实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7-04-12浏览次数:230

[主持人]下午好,各位网友,这里是由新华网和中国政府网联合直播的两会访谈,今天走进我们演播室的嘉宾是教育部部长周济,欢迎您,周部长。

  [周济]衷心感谢各位网友对教育的关心和支持。

  [主持人]周部长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代表新华网的海内外网友向您表示由衷的感谢。[周济]感谢新华网。

  [主持人]我们的网友非常关心教育问题,教育是每年两会的热点,所以很多网友跟帖、留言、提问,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下面我们就这些问题和他们进行交流和解答。第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前两天,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候谈到对总理政府报告的感受,这两天,您看到各大媒体的现场报道后有什么新的感受?

  [周济]一个就是深切地感到教育确实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平。所以这次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谈到教育的时候,篇幅是最长的一次,而且谈到的措施也是最为得力的一次,因此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所以这几天来,我一直是处在高度兴奋的状态,大家对教育这么关心、这么重视,我一方面非常兴奋,另一方面也感到沉甸甸的责任。因为教育对我们国家来说,它关系到亿万学子、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祖国的前途、民族的未来。所以我们说教育是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事业。

  [主持人]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您对我们国家下一步的教育工作有什么规划,怎么布局?

  [周济]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对我们教育规定了这么一个总的布局,六个字:普及、发展、提高。普及和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六个字、三个方面规定了我们在今后一段时间整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布局。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特别强调,在各级各类教育当中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胡锦涛总书记在最近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质上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应该成为教育公众的主题。我们刚才说六个字是要发展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级各类教育中必须以素质教育作为主题,这是我们今后教育工作中的总的布局。

  [主持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说,今年将在全国农村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现在都开学了,您能谈谈这项改革的进展情况吗?

  [周济]今年我们在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学生免除学杂费,同时把义务教育阶段全面纳入了国家公共财政保障体制。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教育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将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今年1.5亿农村孩子将免除学杂费,同时,对其他家庭贫困的孩子还要提供免费的书本、住宿的生活保障补助,我们叫“两免一补”。 

  [周济]这其实是一个比较表面的现象,其实它的后面还有一系列政府加大投入。比如要保证教师的工资,保证学校校园的安全,我们的建筑要达到一定的水平、一定的标准,要保证学校基本的运行经费。所以它是一个整体的农村义务教育全部纳入到国家公共财政的保障体系,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我们新开学的孩子们都可以免除学杂费了?

  [周济]对。去年我们在西部地区新施行的这样一个制度,去年在西部5200万的孩子免除了学杂费,产生的效果非常好。我这有一个数据,西部地区平均每个小学生减负140块钱,初中生减负180块钱,如果还享受免费教科书,小学生减负210块钱,初中生减负320块钱。

  [周济]所以农民在改革当中得到了很大的实惠。农民有一句顺口溜:种田不纳税,上学不缴费,农民得实惠,和谐好社会。这是农民发自内心的一种欢迎。

  [主持人]有网友问:2003年末国务院下发了《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大家很关心这个计划的实施情况。今年是此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攻关关键一年,请周部长谈谈计划的贯彻情况和“两基”工作近年来所取得的成效。 

  [周济]应该说,这是一项非常重大的战略投资。我们在2000年已经向全世界宣布,我们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少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现在普及率达到85%。基本扫除青少年文盲,把青少年文盲率降低到5%以下,全国范围都实现了,当然还是低水平,我们要提高它的质量。

  [周济]但毕竟从数量上来说,我们已经从全国范围实现了这样一个目标。剩下的这些地区都是老少边穷地区,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实际上他们的教育已经跨越了几十年、上百年的,甚至是上千年的过程,发展很快,但离普及还有一定的距离。

  [周济]所以本届政府2003年时,当时就提出了一个重要任务:我们在西部地区也要实现“两基”目标。当时西部地区的普及率是77%,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原来教育基础比较差,所以要完成这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这几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西部人民的努力奋斗下,应该说这个任务完成是很好的。

  [周济]到去年年底,我们西部地区的两基普及率已经从当年的77%提高到96%。今年年底我们有决心能够完成当年所提出的西部“两基”的攻坚计划。我估计,最后西藏地区可能有一部分县还不能完成,西部剩下的地区都能够达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工程。

  [主持人]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已经实现了中小学各项费用的全免,那么,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女的求学是否会按照这种标准来执行呢?他们虽然是农村人口的后代,但毕竟他们目前生活在城市。请您就这个问题谈谈。

  [周济]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政府非常关心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问题。现在基本情况是这样,有一部分孩子跟着他们的父母到了城市,在城市上学,有一部分留在家里,在农村上学。农民工的进城子女和留守儿童,从政策上来说,对符合规定进了城的农民工子女,我们实行“两个为主”:流入地政府为主,由公办全市中小学为主,接受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 

  [周济]这几年经过努力,这个问题已经逐步得到了解决。我们进一步采取措施,保证凡是符合条件,进城的农民工子女,都能够在当地公办的中小学为主进行学习,留守儿童在当地学习。

  [周济]我们现在的政策是这样,凡是留在当地农村的孩子,按照对农村孩子的办法,实行免除各种费用。进城的孩子按照城市教育的执行,但不许收附加的费用。除了农村的孩子接受优惠条件“两免一补”以外,对城市的低保人群,对家庭困难的孩子也是实行“两免一补”的。如果进城的孩子经济比较困难,又符合城市困难家庭孩子的标准也能够享受到“两免一补”。我们会特别关注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使得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教育。

  [主持人]目前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究竟“难”在什么方面?主要是费用方面吗?

  [周济]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们国家农民工进城这是一个历史趋势,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从根本上减少农村人口,跳出农业抓农业。否则具有80%人口的农业国家,怎么也不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城镇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们国家现在城镇化已经达到了40%,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城镇人口将达到60%,农村人口达到40%。这是一个过程,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个过程是阶段性、有序的进行的。

  [周济]说句实在话,现在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的差距是很大的。我们的所有父母都是希望孩子能够接受好的教育,如果没有任何限制,现在农村的都进来,城市一下子也接纳不了。所以现在有一定的规定,要符合条件,比如提出“五证”,在一定范围内逐渐转移。随着我们城镇化的进程,进城农民工逐渐的安居下来,我相信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但不管怎么说,政府现在对这个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证我们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主持人]目前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方面,应试教育还是占主导地位,那么,我们有什么措施来引导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根据我国的国情,如:教育资源短缺,而生源却很多等,我国是否可能实现我们所期待的这种转变?这个转变预期需要多长时间?

  [周济]这个提问可能不够全面,现在我们还不能说我们是应试教育占主导。现在我们说应试教育的倾向还是比较严重的,中小学生的负担确实比较重,这是事实,但还不能说现在“应试教育为主导”。我认为现在的教育确实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应该承认,我们国家基础教育总的质量还是好的。我们的问题应该清醒地看到,但基本的成绩也要给予肯定。

  [周济]很多人把我们的教育和美国、欧洲的教育相比较。我和他们的教育部长很熟,他们的基础教育也有他们的问题。他们认为,经过过去20年的改革,教育自由发展的倾向要求太松了。当时一个观点认为“让孩子们能够自由地发展”。现在倒过来看,效果是不成功的。所以上个星期法国教育部长明确说:他现在要发起反改革,“反改革”就是要严格要求。

  [周济]我认为,中国教育好的方面我们还要继承和发扬,同时也要看到我们教育不足的地方。不足的地方在哪里?我们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不够的,这是我们的弱项。同时,现在应试教育的倾向太严重、功利倾向太严重,学生负担太重,这是我们不足的地方。现在要保持我们的优点,克服我们的缺点,我们推行素质教育就是要起到这样的作用。

  [周济]素质教育说到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刚才我说的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周济]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一直为使孩子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奋斗,但还总不尽如人意,是个难问题。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再加上多方文化的条件下,要想使人才观有一个大的转变是很难的。

  [周济]我举一个例子,日本、韩国他们也是做了多少年的工作,韩国现在大学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90%以上。但你到韩国去了解一下,他还是“考试第一”,高考仍然是重要的指挥棒。韩国的义务教育非常均衡,但下了课之后,有庞大的补课经济,那就不均衡了、不公平了。

  [周济]有一个数字,韩国家长用于补课的钱的投入,比政府用于基础教育的钱还要多。大家总是把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欧洲教育比,其实从观念上都不一样。所以是一个难问题,但也是一个大问题。但是由于它太重要了,关系到我们这代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所以这直接到千家万户的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所以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把素质教育推进下去。

  [主持人]对我们的孩子在素质教育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周济]希望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们现在有一个基本考虑,就是对义务教育阶段我们会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使得我们的孩子们能够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能够更加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使德智体美几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周济]比如我们想把体育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们希望能够统一思想,孩子愿意到操场去,使家长知道孩子身体好才是第一好,把健康思想的观念抓起来。所以我们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保证每一个孩子能够每天锻炼一小时。我们提出一个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像德育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课题,我们都抓起来。 

  [周济]但不管怎么抓,因为有考试这个指挥棒,大家还是要拼命去考试,所以我想解决这个问题还是挺难的。我们想能不能把中考进行一个比较大的调整。 

  [主持人]在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实行了。

  [周济]对,很多城市已经开始进行了实验,把义务教育阶段孩子们更多的解放出来。现在我们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孩子到了大学反而不是很用功了,这是很不正常的。我们将来想采取一系列措施,在中考上要有一个很大的变化。

  [周济]一个是大家思想观念要转变,不一定要都走读高中、读大学的路。另外一条路是接受比较好的中等职业教育,然后就业,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你将来还可以继续学习、终身学习,但在这段时间里,能够比较快的进入工作岗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的转变。如果一多半人都走这条路,这边的压力就会小的多。

  [周济]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你考高中,将来重点高中的名额要比较均衡地分配到各个学校去,没有必要在初中就择校了,而且《义务教育法》规定就近免试入学,这是法定的,你要考了就是违法的。但是怎么才能做到这点呢?要求各个学校的名额均衡,这样对各个学校的要求将来不是升学率,而是你这个学校能不能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达到国家给你的标准。这需要大家的观念都有个转变,政府对学校的要求不是升学率,而是能不能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推进工作。

  [周济]学校对老师的要求也会变化,对孩子的要求我们的思想也会变化,孩子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这是我们的目标,要想做到这点确实很难。

  [主持人]经过小学、初中、高中,他们最后还要面对高考,有很多网友问到高考的问题。现在在一些地方、甚至是一些区域已经开始尝试高考试题的统一。请问:高考试题会否实现整个国家的“大一统”?如果教育部有这个意图的话,您估计这需要多长的准备时间才能付诸实施?

  [周济]今年正好是我们国家恢复高考30周年。文革过去之后,小平同志关心教育,他亲自抓科技和教育两件事。他当时抓教育第一件事就是“恢复高考”,实际高考也是教育拨乱反正、社会拨乱反正的第一招棋。经过二三十年,应该说高考为我们选拔人才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确实也存在很多问题。

  [周济]所以下一阶段我们要想很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确实要抓好高考的改革、中考的改革、社会用人制度的改革。不把这几个改革搞好,评价人的改革不搞过来,评价人的素质是不现实的。所以要想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第一要改革的是社会的用人制度。为什么在德国就没有这个情况呢?因为德国工人的收入和经理差不多,只有分工不同,收入分配差距不是很大。 

  [周济]但我们现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你走哪条路,生活差别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这是一个阶段性的事情,我们还要必须承认,但我们要逐渐改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些问题上会有一些深层次的改革。因为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改革了之后,人们的观念才会改革,说不是只有上高考一条路。

  [周济]第二个改革就是高考的改革,第三个是中考的改革。当前我们能够比较有效的抓的是中学的改革,然后就是高考的改革。高考改革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人们老是说美国怎么样、欧洲怎么样,美国的教育部长现在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恢复严格的考试。俄罗斯教育部长和我说,他们向中国学了两件事,其中一个就是建立全国的高考制度。所以不是简单把高考取消就行了。有些同志提出想法出发点是好的,但中国的问题挺复杂的。国外的制度不一定是行得通的。

  [周济]现在高考在我们国家还是行得通的,是一个非常公平的制度,但现在要对它进行改革,让它能够更加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挖掘。同时,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孩子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但这件事做起来很难,像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已经改了二三十年,改过来改过去。我们认为,这件事情非要改,要积极,但同时还要慎重。我们目前主要改的还是改革考试内容,招生方式,使我们的孩子考试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发挥,同时能够使他们得到满意的结果。

  [周济]其实还有一个人才观的问题,不一定是非要上那几所学校才能有出息。有人老说“一考定终生”,我不太赞成这个问题。有的学生免费去了那个学校,但在那个学校是比较后进的,他会始终感到一种压抑。他考到另外一所相对差一点的学校,可能在那个学校表现会很突出,他会很自信。是不是清华、北大的都能够成才,不是的。所以我认为一定要转变观念,大家对高考寄予了太高的期望值。好象改革了高考,就能够把整个教育改变,好象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周济]我们原来考试卷子全国是统一的,这几年为了调动各地方的积极性,我们进行了教学课程改革,现在已经分省命题了,不是一张卷子了。现在有18个省可以自主命题,剩下大概12、13个省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这些命题的人每年会集中在一起,进行讨论。他们都会千方百计进行改革,使得孩子们能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加生动、更加活泼,特别是强调创新性和实践性。但是说老实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周济]我讲的意思是,高考肯定要改,除了“面”上要改,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比如多样化改革,可以自主招生、推荐,但主渠道可能还要通过高考。大家要转变观念,不是“一考定终生”,是不是考不上大学、不上大学就没有前途了,就没有出息了,其实不是。

  [周济]第二,如果中考的时候不要搞那么重的负担,包括幼儿园,我现在非常反对幼儿园学那么深的知识,这是违反教育规律的,对儿童发展非常不利,这件事情一定要纠正过来。通过多种措施减缓高考的压力。今年是恢复高考30周年,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总结教训,保持它的优点,克服它的缺点。我们提出还是要办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考。

  [主持人]有人说,当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是因为前几年高校扩招的结果。您如何评价扩招?我国的教育现状能否能够承担如此迅速的扩招?扩招与高校的经济利益是否有直接联系?

  [周济]我记得张保庆同志做客新华网时,网友也问了这个问题。当时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是不是不扩招就业就解决了呢?我觉得说得特别好。我认为现在就业问题不是因为扩招引起的,因为这些孩子迟早都要就业,只是读完大学就业还是不读大学就业。

  [周济]大家知道,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一个国家要想发展,一定要有一批高素质人才。现在各个国家竞争的焦点就是人才,所以高等教育太重要了!所以应该说,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奋斗,高等教育确实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在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是不是大学生太多了?我看这个认识是不对的,肯定不是太多了。就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来说还是太少了,相对于老百姓的需求来说也还是太少了。 

  [周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技成了第一生产力,人才成了第一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在大发展。谁能够抢占这个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将来竞争的主动权。所以认为中国大学生太多了的观点,我认为肯定是近视的,甚至于说是不对的。

  [主持人]这位网友还有一个意思,如此迅速的扩招我们能否承担?

  [周济]不能简单地把“就业难”和扩招划等号。我们应该对扩招的成就给予高度的肯定。这几年我们的扩招确实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1998年全日制大学生的招生数是108万,2006年全日招生达到540万,是当年的五倍。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问题。由于这五倍,我们的人力资源、人才资源发生了一个质变。

  [周济]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人力资源大国的水平,当然还不是人力资源强国。我们是人口大国,最主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13亿人口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我们能源不是太丰富,资源也不是太丰富,环境有限制,人口有限制,我们唯一的优势是什么?就是人。所以13亿人口是沉重的人口负担,也是巨大的人力资源。

  [周济]所以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根本途径就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所以高等教育在里面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在过去十年的发展意义是非常深远的。我向大家说一个基本的数据:1998年时印度大学生的数量是我们的两倍,现在我们大学生的数量是印度的两倍。短短的八年之间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周济]我最近看到一篇是讲印度和中国将来发展前途的差异,谁更有前途?多数人认为中国的前途更有优势,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印度比我们更有前途,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印度的人才比我们强。

  [周济]我很高兴他们有这样的比较,第一他们把人才作为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我也很高兴他犯了一个错误,因为他用的数据错了,用的是1998年的数据。但现在我们的人数已经是印度的两倍。辩证法讲的很清楚,没有一定数量,就没有基本的质量,量变引起质变。这“十年五倍”是很大的变化,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作用。再过几十年会看的非常清楚。所以我从这个高度谈就很容易理解这个问题,可能扩招的好处要过几十年才能看到。

  [周济]有人说扩招是不是太快了,确实我们这十年走过了人家三十年、五十年的道路。我们和印度比,印度对教育一直还是比较重视的。但印度以前和中国比,相对而言不重视基础教育。到现在为止,“普六”只普及到80%的人口,相当于我们国家1996年的水平。但当时印度高等教育水平比我们发达,所以印度人才相对来说是比较丰厚的。

  [周济]现在我们可以说,我们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比印度已经多了,现在我们高等教育的数量是世界最高的。有人说这不值得稀奇,因为我们人多,但作为发展中国家来说做到这点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周济]我们新中国建立的时候,印度刚独立,那时他们的教育比我们好,现在我们是远远走在了印度的前面。所以一般来说从高等教育的精英阶段,走上大众化阶段,一般要经过三五十年,我们只用了十年的时间,克服了很多困难,但也出现很多问题。但这时是不是应该更多看看它的主流。

  [周济]十年之前我们有两种选择,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在历史性跨越之前肯定面临一个历史性的选择。当时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路是现在条件还不成熟,等30、50年经济基本适应条件的时候,我们再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另外一条路是教育要走在经济前头,优先发展,中国必须要跨这一步。

  [周济]我们是不是要依靠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跨出这步。结果我们下了决心跨了这步,用比较短的时间从精英化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这步跨的正好是时候,我认为意义特别重大。将来过几十年回过头看,会更加体会到它的意义。当然,这当中碰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大家对这个不满意,那个也不满意,我认为这是前进中的困难。

  [周济]实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对质量都比较重视,但现在我们要更加重视。最近中央要求我们稳定招生规模,控制招生增长幅度,把主要精力用到提高质量上,真正把工作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来。所以下一个阶段,我们可以想象在大发展之后,经过我们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会更好。

  [主持人]您不认为这步迈的太大了,分几小步是不是更有利于教育的稳定和发展?

  [周济]我们说这十年可以说教育的发展是波澜壮阔,但是波澜不惊,还是比较平稳的实现了这个跨越。你说问题有没有?有的是。现在你到美国、印度去看看它的高等教育,同样有它们的问题。

  [周济]还是我刚才说的,是30年完成这件事,还是10年完成这件事也好,我认为对现代化建设来说,对大多数家庭来说,要把这个道理说透了,站在更高的层面去考虑这个问题,我想大多数同志会更加支持这样一个想法。

  [周济]我还是这样一个观点,质量的情况并不是像有人估计的那么惨。我看到有位同志写了一篇文章,你看他要控制招生规模,说明以前扩招错了,你看他要提高质量,说明以前的质量不行了,我说这有点形而上学了。

  [周济]我们现在的控制规模是在现在的基础上,我们说提高质量是在新时期希望对我们的学生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更高质量的学生。并不是说我们现在的质量就一塌糊涂,我认为在过去的过程中,我们的质量在逐步提高,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我们基本的质量还是得到了保证的。

  [周济]一次老部长和我聊天,说文化大革命以前大学生上学的时候多好,现在教育的质量不太好。我说老部长,第一,我们上学的时候同样有表现很差的学习。那时是精英教育,百里挑一,相对100个人有一个人上大学。现在毛入学率是22%,也就是5个人中有一个上大学。不要接受高等教育,就是100个人挑一个人和5个人挑一个人本身就不一样。现在很多人还用精英教育的质量标准要求大众化教育的质量标准,这本身就不合适。

  [周济]第二,在这个过程中其实还是比较平稳的。有同志说这不好,那不好,要看和谁比。我当过老师,在美国上过学,到很多国家访问,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我到了哪个国家都特别注意他们的大学,我有一个观念,我们国家大学本科的教育质量同全世界其他国家的大学相比质量都是比较优秀的。

  [周济]我们不应该太妄自菲薄,我们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观点,美国的高等教育也有它的问题,欧洲、日本的高等教育也都有它自身的问题,他们的教育质量也不都是那么好的。我们现在的报道全是选择一些最好的学校,比如去年有一批学生到香港去了,最近采访经常写香港的学生怎么好怎么好,香港的学生也有差的。

  [周济]我认为我们的教学质量还是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当然还不能说很满意,我们下一步要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这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要求,我们要培养世界水平的大学生。

  [周济]我们下一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的高素质人才,对现在的教学质量,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骄傲自满。特别是,中国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差。下一步使我们的学生接受比较好的教育,能够成人成才。所以这位网友提的问题也是我们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主持人]今年两会期间,一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目前我们的高校教育存在明显的资源分配不公现象。有网民也指出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占用了大量的国家资源,导致一部分学校在应用分配国家教育资源方面更显得不平衡,而投入不平衡,就不仅不是雪中送炭,反而拉大了差距。请周部长谈谈您的意见。

  [周济]这位网友可能对情况不太了解。我们国家在过去的十年多中发展高等教育上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我们在高等教育的量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使学生人数得到了基本的保证。同时,我们还集中力量,用有限的财力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大学。我们的成就是很大的。

  [周济]我们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所谓“211”工程,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高水平大学;所谓“985”工程,是1998年5月份,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们必须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启动了“985”工程。确实,国家的部分经费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建设的成效是好的,取得了重大的成绩。

  [周济]现在世界上著名大学的校长我接触了很多,对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对这批学校水平的迅速提高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对我们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真正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有一批高水平的大学。我们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必须有一批高水平大学。其实高水平大学和大学有不同的类型,全世界都一样,任何一个国家总会有一批高水平大学,总会有一批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

  [周济]我们国家还有一批高等职业学院,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定位。所以这批学校的成就是很大的,一个数据可以看得很清楚。我们国家在十五期间和去年,我们国家的科技成果有三大奖: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里,我们的高等教育都占到了50%以上。我们实际占用国家的科研经费只有10%左右,但我们得奖是50%以上,这说明我们高等学校从事的科学研究是投资比较少、效益比较高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学校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周济]也就是说我们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我们国家的利益所在,我相信大家都能够理解。同时,这批学校的发展也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提高。我们常说,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现在就是这样的局面。当然,我们希望学校有各自的定位,把学校办得更好。

  [周济]我们不要说和世界一流大学,就是和世界二流大学,甚至和国外很一般的大学相比,我们这些大学的投资还是非常少的。我们实际是花了很少的钱,办了很大的事。在这个问题上,资源的分配我认为总体效果是好的。我们国家现在有2000所高等学校,有2000万大学生,对这些学校的投入确实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但是我认为对这些高水平大学的投入,现在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继续增加。

  [周济]很多人不太了解世界上高等教育发展的情况,实际上每个国家都在抓紧对这些高水平大学加大投资。因为这是一个国家保存科技实力标志性力量,也是保持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力量。所以成就还是很显著的。我刚才说一马当先、万马奔腾,这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快速推进,把我们整个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水平大大提高了。现在我们这些学校在世界上的地位比以前是呈几倍的提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主持人]现在很多网友呼吁提高教育质量比较关注教师,那么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和教学水平很令人担忧,您认为怎么改善这种状况?

  [周济]我认为这位网友看到了本质上的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现在要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质量。现在我们的老百姓不仅想上学,还要上好学。这次两会总理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能够上得起学,上好学,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周济]现在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家长都希望孩子上好学。现在在我们国家小学、初中上学的问题都已经得到了解决,关键是上好学的问题。所以提高教师的质量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而教师队伍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保证我们的教师能够有比较好的生活待遇。

  [周济]我刚才说到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其实免除学杂费是小钱,80%的投入是要投入到教师的工资和教师的待遇上。下一阶段,我们的《义务教育法》已经提出了基本的要求,要保证我们教师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的水平,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做到了这点。

  [周济]怎么能够保证教师的质量?要使最优秀的人当教师,首先要保证教师的待遇,但光是待遇还是不行,我们要加强教师的政治教育、师德教育,同时不断提高师资水平。所以下一阶段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我们的重点,我们大部分的钱、大部分的投入都是投入到了“人”,我们的教师身上。

  [主持人]有网友说据此前媒体报道,“十一五”期间,中央政府将向职业教育投入140亿专项资金。在这里请周部长向我们介绍一下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发展职业教育所遇到的困难。

  [周济]温家宝总理在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

  [周济]我们说,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它的意义特别重大。这次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又把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是说我们国家发展到现在的阶段需要大批技能型的人才。发展职业教育能够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是一个根本途径。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能够为广大孩子们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周济]我们下一个阶段就要普及高等教育阶段,一听说普及高等教育可能有一个误区,简单的想就是上高中,上大学,这只是一条路。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可能一半或者更多的孩子还是要通过中等职业教育进入劳动岗位,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劳动者、技能型人才,这对我们教育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结构调整。

  [周济]将来我们的孩子都能够完成初中教育,初中毕业生毕业以后,一半或者一小半去读普通高中,另一半或者一多半读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毕业之后就进入劳动力市场。普通高中升入高等学校,一半是本科教育,一半是高等职业教育。所以职业教育实际是面向大多数孩子。职业教育里,将来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多数也是职业教育,我们说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温家宝总理说职业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

  [周济]我们的教育结构要发生变化,我们的劳动力结构要发生变化,大家的观念也要发生变化。我在贵州看到,前几年的山上到处都写着标语:读完初中,外出打工,现在换成了:读职中,去打工。下一阶段我们要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不管是出外打工,还是留在当地当新型农民,都希望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下一步这是我们发展的重点。

  [周济]下一步我们的财政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有140亿来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这确实是空前的,但不是绝后的,我们今后每年将向职业教育投更多的钱,就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总理的政府报告中还提到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摆在了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

  [主持人]很多网友都非常关心教育公平问题,在新华网推出2007年两会的调查中,教育公平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请您谈谈,这些年我们国家为教育公平做了哪些努力?您怎么看待教育公平?

  [周济]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平。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做到每个人的起点公平,所以教育公平显得尤为重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这几年教育公平是我们的重点工作,最重要的是抓农村的教育,抓农村的教育本身就是抓公平。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其实挺好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们国家农村的教育和城市的教育,西部的教育和东部的教育,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这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符合教育公平的。所以这几年按照中央的要求,我们一直把农村义务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周济]回顾这几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一直在抓教育公平。2004年提出西部“两基”攻坚的计划,提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计划,2005年提出对农村家庭困难的学生实行“两免一补”,2006年提出要免除学杂费,把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体系,今年提出保证农村的孩子上得起学、上好学。每年都把农村的教育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本身就是在抓大公平。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不能估计过高,我们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我们国家的农村和城市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所以总书记要求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所以农村的教育还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周济]另外抓公平最重要的还要抓教育的发展。中国人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再穷再苦,砸锅卖铁,也要把孩子的教育抓好。以前是这样,现在温饱之后,各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给予了更高的重视。所以按照中央的要求明确提出保证人民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公平,保证所有的孩子都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下一阶段我们的布局实际就是要努力做到这点,普及和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是我们的目标,是大公平。

  [周济]我们这几年构建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保证孩子能够上完学,资助体系由几部分组成,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社会资助。所以这次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一个重大举措: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此中央财政支出将由上年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明年到200亿元,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增加支出。我估计加在一起明年将达到400亿元。同时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两个加在一起,总理提出了一个基本要求:使困难家庭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能够接受职业教育。

  [周济]你只要考上公办大学,政府就一定保证你上得起大学、上完学。如果考不上,保证你接受职业教育,这是保证教育公平很重要的具体方面。还有很多方面,但我认为主要的是这几个方面。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回答网友的最后一个问题。网友问尽管政府对教育有巨额的投入,也做了那么多工作,可是百姓还是意见颇多。请问周部长,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又如何理解自己的责任?或者您也有您自己的想法需要向大众解释?

  [周济]我再加一个问题,对刚才讲到的教师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讲了一条非常重要的措施: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这条措施意义特别重大。这是一个示范性措施,很多人问:会不会推广。

  [周济]我们的试点成功了,肯定推广,试点不成功,就不推广了,但我相信这个试点能够成功。因为它抓到了要害,是重大的战略举措。为什么?实际上每个家庭都把孩子的教育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在学校里,大家都想请最好的人当老师。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一条是“让优秀的人当老师”。教育人的人,当然应该是最优秀的,但我们现在的方方面面还差很多,从待遇上、选拔上。这次我们要下决心,采取很多有利措施,免费教育只是其中一项,还有一系列优惠措施。总的目标,希望最优秀的人当老师,培养一批优秀教师。

  [周济]还有一个相应的措施,我们还希望这些教师将来能够有一段时间到西部、农村服务,支援农村的教育,同时他自己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提高,这也是优秀教师成长的一条重要道路。温总理给了很高的评价,目的是使教师成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使教育成为最受人尊重的事业,要提倡教育家办学,能够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我相信经过我们大家的努力,将来让最优秀的人才去当老师,我们就能够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他们进行培养。现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很重要,应该形成合力,但主渠道还是学校、老师。老师是最重要的,所以大家寄予很大的希望。

  [周济]网友的问题我非常理解,这正好体现了教育为什么要优先发展,因为教育太重要了,它关系到2亿5千万学生,关系到千家万户。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所在,这是从个人说的,从社会、国家来说,是能够有一代又一代接班人,所以教育责任崇高,意义重大。

  [周济]我有时在想,大家的期望我们完全理解,也努力去实现,但也需要一个过程。现代化建设对我们人才的需求和家庭对子女的要求,都是现代化的要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很高的要求。但我们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这是我们的基本情况。所以我说我们的质量还是不错的,看和谁比,能够和美国比,但和老百姓的需求比,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比确实差距很大。 [ 2007-03-08 17:49:43 ]

  [周济]还有,我们在工作中确实存在很多的缺点和不足,这些缺点和不足我想会得到逐步的解决。大家对教育的期望值很高,有时我们的工作又存在缺点,所以有很多意见我完全能够理解。大家批评,对我们的工作也是动力,老百姓不高兴骂骂也可以。骂教育部可以,但不能骂老师,骂老师对孩子不好。老师是值得我们尊重的,教师行业是一个神圣的事业。有没有问题?有问题。但我认为,我们的老师在社会上是一支最敬业、最具有奉献精神的队伍。

  [周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教师行业也确实存在很多毛病,但大家想想和各行各业相比较,我认为教师队伍还是一支很好的队伍。大家对老师要多理解一些、多帮助一些、多表扬一些,对我们提出批评我认为完全应该。党中央、国务院也高度重视教育,温总理对我们提出了这么高的要求,我们一方面特别振奋,一方面感觉到沉甸甸的责任。我相信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教育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我相信在中央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我们也会努力奋斗,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访谈就要告一段落,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强调要加快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育事业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感谢周部长的访谈。也感谢广大网友对教育问题的关注,由于时间的关系,对于网友的问题我们不能一一做答,对于很多网友的问题,周部长将在方便的时候用书面的方式予以做答。

  [周济]以后有机会,我还愿意到新华网和中国政府网跟大家交流。

  [主持人]再次对周部长的到来表示感谢。

  [周济]也请网友放心,大家平常在网上发表的一些意见我们每天都看。我们专门有一个新闻办公室,把大家的意见反映到教育部,教育部党组开会的时候会经常看看大家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提出了什么批评。我们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我们教育事业的关心、爱护和支持。

  [主持人]谢谢您,本次访谈到此结束。


发表日期:2007年3月9日 出处: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