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痛苦不堪的至亲该如何安慰?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09-24   浏览次数:607

我们面临的生活是不快乐的,人人都可能遇见悲伤、沮丧、纠结等负面情绪。而面对这些的时候,我们真会去安慰他人吗?

人类的语言有很多种,但有时"正确"的语言只有一种。海灵格说过,正确的语言会触动灵魂。在这么多的选项之中,你会选择哪一个来叩开她灵魂的重门?

  有些人认为自己天生就不具备安慰人的能力。他们觉得自己看到对方伤心哭泣时,没有别的办法,只想快点离开,根本不知道怎么安抚他人的情绪,这种反应大多是和个人对情绪管理方式和程度有关。

  有许多人在长大的过程中一直不知道如何在他人面前表露情绪,所以正面负面情绪都只会隐藏起来,当他们尝试去安慰别人的时候,情绪表露的并不自然,这时候在别人看来,这种安慰并不真实有效,不仅安慰不被领情,还有可能造成误解,这种恶性循环就使得这些人更加确信自己没有安慰人的能力,只好选择逃避。

  我们都需要有人能理解我们的内心世界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曾经是一个非常孤独的人,他有很强的社交障碍,她的妻子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朋友。后来,他创建了"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并从肺腑里说出这样一句话:

  “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

  他所主张的那些基本的咨询技能――包括倾听、共情、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真诚、尊重等等,都是对这句话的间接映照。

  什么是倾听?就是用心听对方说了什么,没说什么,以及真正的涵义。在倾听的那一刻,放下对自我的关注,试着避免"内心对话",也别急着下评判。

  什么是共情?就是体验对方的内心,如同体验自己的内心。

  什么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就是以一只空杯子的形态,试着接纳对方的一切表达,并且将目光转向他积极的一面。

  作为人类,我们都有情感上的需求,渴望被认识、被理解。而对于一个悲伤的人来说,他需要的只是你对他的认同,如果你肯定他此时此刻的情绪,并且接纳那个失魂落魄看上去糟糕透顶的家伙,那对于他来说就是莫大的安慰。

  现在,你该知道哪一个才是"正确的语言"了吧?

  除了语言之外,还可以善用哭泣与拥抱

  哭泣是一场洗涤,可以让情绪得到宣泄,也意味着接纳了自己当下的感受。然而,许多社会规范却让人们隐忍眼泪,命令他们必须要坚强,仿佛不坚强者就是有罪的,这实在是一种谬误。无论男人女人,在悲伤时,都有哭泣的权利。

  你可以鼓励这种哭泣,甚至推动它的发生。当基本的共情已经达成,你可以注视着对方,对他说:"太难受的话,就哭出来吧。没关系的,我会陪着你。"

  而拥抱则可以传递出热度与温情。心理学家亨利・哈洛用恒河猴实验证明了,同样是"假妈妈",柔软的"毛巾布母猴"比起冰凉的"金属母猴"更受幼猴喜爱,即使后者那里有更为充足的食物。他将这命名为"接触安慰"。

  对于一个悲伤的人来说,在那一刻,他不过是一个脆弱的孩子罢了。如果可以的话,给他一个拥抱吧!

  当他的悲伤减弱了,那时才是你帮助他梳理问题的恰当时机。你可以用问句来引导他回答,但别指望代替他去做出选择。毕竟――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专家,没有人比他们本人更了解自己。

  安慰别人最重要的是告诉对方你的存在和相伴,正在忍受痛苦的人,他们的内心是脆弱的,难过的当下他们更需要倾听,当你想要给予对方安慰的时候,不如做一个耐心的听众。

  安慰对方先要平复对方的情绪,用你关切的眼神、嘴角的微笑,来表达出你对他的在乎。让他感觉到即使你没能做什么,但是会一直陪伴他。

  受伤的心灵需要温柔的呵护,聆听对方此刻的感受,让他自己来阐述目前的状态,而你不要下任何的判断,也不要追问缘由,给对方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来表达,不要担忧短暂的沉默。这个过程有助于对方自己把事情想清楚,表达的过程也减轻了痛苦,没准还能让他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当他遭遇痛苦的时候,你要知道当下的他,不是需要你马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更不希望你强迫他听从你的建议和观点。最好的安慰是安慰者本身放下自己的坚持,走进对方的心理世界,用心体会对方当下的纠结,能够接纳对方的世界。让他感到被倾听、被重视、被认可,多用“我能理解……”、“我会陪着你……”、“我相信你……”用这些共情的话语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