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早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 共同奋斗共同富裕

创建者:时间:2021-10-12浏览次数:246

创新先富带后富帮后富机制。着眼缩小城乡差距,整镇推进乡村振兴。着眼缩小区域差距,深入推进山海协作。着眼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摘自泉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早报记者 林福龙 张素萍 许钹钹 王柏峰 通讯员 石倩雯 文/图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泉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期间,早报“一线通党代会”工作室邀请泉州师范学院研究生处处长、研究生党总支书记陈敏红,永春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文彪,南安市眉山乡高田村党总支书记叶煌森等党代表,围绕“共同富裕”话题进行交流、讨论,畅想未来美丽宜居的幸福家园。

借太阳光伏发电

壮大村集体经济

“市党代会报告上提出了‘勇当促进共同富裕主力军’,并提出一系列的奋斗目标,这为我们基层促进共同富裕工作指明了方向!”叶煌森扎根基层乡村二三十年,聊起“乡村振兴”“脱贫致富”话题,显得特别激动,“带领村民共同富裕,既要因地制宜地制定计划,也要善于妙用、借用外在的各种力量,比如南安常年在外的供销大军、数以百万计的华人华侨等。”

“村委会、高田小学、贫困户及部分村民闲置房屋屋顶共计2090平方米,全都装上太阳能发电板,我们还在湿地公园建设一条‘光伏长廊’,一年下来可增收村集体经济近20万元。”他说,在眉山乡高田村,随处可见屋顶光伏,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汲取太阳散发出的光和能量,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流,“这就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充分利用当地地理优势,‘主动造血’,为村集体收入注入新鲜血液。”

据悉,高田村通过上级补助与自筹,于2017年投入15.99万元建成20kW光伏发电项目,2020年投入136.2万元建设113.4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湿地公园90kW光伏发电项目及高田小学90.78k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日前四期光伏发电站已完工,2021年村财收入达20多万元。

“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发展屋顶光伏既盘活了闲置资源,又能创造经济收入,还不污染环境,保护了这片绿水青山,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最好的诠释。”叶煌森介绍道,“明年,我们还将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补助资金,在云山宫大埕投入60万元建设100kW的光伏发电项目,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实现乡村振兴。”

留高校学生引外来人才

鼓励投身共同富裕事业

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要鼓励勤劳致富、创新致富,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陈敏红说,回望历史,泉州这座闻名遐迩的侨乡,早在明清时期就有“下南洋”的传统,先民们为了谋生纷纷漂洋过海到南洋打拼,这些外出到东南亚的华侨,在海外拼搏赚到钱后,把一张张侨批与侨汇单寄回家乡,支援家乡建设。因此可以说,“先富带动后富”的传统泉州古已有之,闽南俗语“好机相拍报”(即有好机会要相互通气转告)就是这一传统的见证。

泉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创新先富带后富帮后富机制”,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深化推进万名高校毕业生引进工程。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等职能,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汇聚地,更需主动服务国家需求、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度融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愈发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尤其是教育部连续举办了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破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端与实践端的壁垒,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则推动更多高校大学生走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及城乡社区,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可鼓励更多高校学生与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城乡社区等进行高位嫁接,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生产生活中,让知识不再束之高阁,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鼓励更多青年人才投身共同富裕事业的同时,积极探索回报社会激励机制,为“在泉高校学生留下来,外地青年人才引进来”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

原文链接:

https://szb.qzwb.com//dnzb/html/2021-10/12/content_5546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