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的统一部署,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吴雪君老师带领学生刘璟晖、蔡元昊、刘继康参加“粤港澳大湾区”省级示范实践队,于近期赴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考察调研足迹,以青春视角解码“教育筑基、科技赋能、人才聚力”三位一体的“湾区密码”,以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为强国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践队师生在东风日产焊装车间
教育筑基:明德求是攻难关,日新自强铸国器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教育改革实践的前沿阵地。实践团队参访松山湖人工智能科技馆,体验数据可视化技术如何将抽象的数学原理转化为可感知的科学语言。在百年侨校暨南大学,队员们通过校史馆的侨批档案了解华侨与祖国命运交织的历程,并在座谈会上与暨大师生代表聚焦“侨校育人如何服务大湾区建设”主题,共探文化传播与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实践队师生在暨南大学开展座谈交流
科技赋能:科创先行强国力,智能制造建新功
实践队深入粤港澳大湾区,实地探访科技赋能传统产业的创新实践。在珠江钢琴厂,数控雕刻与智能调律技术让百年乐器焕发新生。东风日产车间内,机械臂与AGV小车构建全自动化生产线,展现工业4.0的澎湃动能。横琴中医药实验室将AI与基因技术注入传统药材研发。在港珠澳大桥展览馆,吴雪君老师以“解码世纪工程,感悟科学实践观”为主题,为队员们上了一堂行走的思政微课。队员们还在广工大佛山研究院见证科技创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路径。这场实践既是科技强国的微观缩影,更为青年学子播下创新报国的种子。
实践队师生在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
实践队师生参观港珠澳大桥展览馆
人才驱动:厚植科教兴国本,产学研融育英才
人才是连接教育之基与科技之翼的核心枢纽。南方科技大学以“书院制”打破院系壁垒,通过推动本科生进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鼓励跨学科合作,培育创新人才。队员们在与南科大导师深入交流中,了解该校“鼓励探索、宽容失败、追求卓越”的育人生态。在佛山火炬园科技馆,队员们了解人才孵化与前沿科技成果,深刻认识到人才强国战略正转化为强国建设关键支撑。
实践队师生参观南方科技大学办学成果展厅
薪火相传:实践淬炼铸初心,青春逐梦谱华章
通过此次深入调研,引导实践队员深刻领悟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意义。下一步,实践队将把所见所闻转化为行思微课、调研报告、主题征文、视频作品等实践成果,以青言青语在新媒体平台阐述宣传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为国家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注入青春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