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处(学科办)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

20 世纪末开始,国际工程教育改革风起云涌。“回归工程”“工程教育范式转移”“再造工程教育”等口号的提出,无不反映出创新工程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在这一意义上,“新工科”的提出为工程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也是对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做出的中国本土化的回应,丰富了工程教育“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的内涵。“新工科”建设号角已经吹响。20172 1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综合性高校会议,发布了“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48 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工科优势高校会议,发布了“新工科”建设行动计划(“天大行动”),提出探索建立工科发展新范式,特别突出了行动计划的问题导向。在教育部指导下,地方高校会议相继召开。428CDIO 联盟年会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召开,重点关注新工科建设,着力推进新工科建设,正式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千生计划”。5 11日地方高校卓越联盟年会在湖南工程学院召开,进一步凝聚地方高校力量,聚焦新工科建设。新工科建设分为3路大军齐头并进:工科优势高校组由浙江大学牵头,综合性高校组由复旦大学牵头,地方高校组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汕头大学共同牵头。

一、新工科建设的基本要义

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 +”“网络强国”“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工程科技人才,对于支撑服务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也是建设制造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前提。建设与发展“新工科”已然成为当前社会产业升级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成为提高国家未来竞争力,赢得全球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成为深化高校工程教育范式改革,满足国家产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新工科建设必须从技术范式、科学范式、工程范式走向新工科范式。新工科建设绝不仅仅是创设一批新专业,2010 年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曾经设置了 140 个新专业。新工科建设不是“牌子”,也不是“帽子”,更不会直接带来什么资源,而应该是沉甸甸的责任。新工科建设绝不仅仅是撰写一批研究报告,工科的特色就在于行动,必须付诸学生培养的行动,至少应该有一批培养方案,同时有一批又一批学生不断培养成长。新工科着重要培养的是两方面能力,即工程创新能力和适应变化能力。

新工科建设需要提供两个保证。其一为专业认证。2016  6  2 日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第 18 个正式成员。但应该认识到专业认证是底线思维,是基本规范、基本要求,专业认证的重要作用在于强化培养过程的理念,从而适度淡化培养结果,亦即培养结果由培养过程的规范性加以保证。其二为专业认定或专业评估。专业认定是拔尖思维,通过认证的专业或许只是二星级,设立面向学生的相关指标,可以认定三星、四星、五星甚至超五星专业。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认定是面向学生的、特色的、创新的,并不是面向学科的,亦即学科评估的拔尖并不等价于专业认定的拔尖。新工科建设也不应被底线思维的专业认证束缚了手脚。

二、突破学科壁垒

学科门类可谓壁垒森严,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新工科建设,一是必须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而不是学科的不断细分,学科细分应该不是本科的范畴;二是必须关注产业发展与趋势,这与把学科作为出发点的逻辑根本不同,这就将学校内与学校外建立了深层次的互动;三是必须领悟未来的发展与趋势,培养面向未来的人,这也正是学校的优势之所在,既是引领社会风尚,也是与社会若即若离的需要。高校的学术架构总体是面向学科的。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开始面向产业、面向行业、甚至面向岗位实施人才培养。中国科学院大学设立的未来技术学院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创新,我们必须挣脱原有的框架模式,摆脱学科陷阱,打破路径依赖,立足快速变化发展的世界,探寻新工科与新经济呼应之策。

2017 424日,浙江大学与余姚市人民政府签署框架协议,成立“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要把研究院建设成为我国机器人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的“示范区”、机器人高端专业人才的“集聚区”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试验田”。研究院已于516 日正式揭牌,将主要从事机器人技术研发、技术成果转化与机器人产业培育,以开展高水平机器人技术创新研究、高效率技术成果转化为核心任务,探索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子,培养造就机器人行业急需的交叉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研究院将突破学科壁垒,成为“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基地。

三、突破专业藩篱

所谓专业,是指高校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在我国更多的是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学校性质设置各种专业。专业其实就是一系列课程和一系列教学环节的有机集成,目前专业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化的形态,有必要进入专业开放状态。一是开放课程,设立少而精的专业核心课程,形成辅修微专业,甚至可以部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让其他门类或者工科门类学生辅修。二是开放环节,包括课堂外、校外、境外环节,与其他专业环节互动、借鉴。专业界限不要那么明确,跨界融合是发展王道,从而实质性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进程。

应该看到,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现阶段人们的思维模式,对热门专业的追逐愈演愈烈。实际上,专业与就业、专业与职业、专业与创业的关联并不大,特别是本科专业到研究生阶段完全有机会作有效的迁移。因此,突破专业藩篱,对于学校本身以及对于引导社会具有双重乃至多重意义。教育部等五部门下发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177 号)明确提出,“支持高校对接产业行业需求,经学科和产业行业专家充分论证后,按照专业管理规定设置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新专业”。此举必将有力助推新工科建设。

浙江大学根据当前和未来社会科技发展趋势,结合新工科建设设想,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以学科交叉为特色,开创了“机器人+人工智能”“金融+数学”“计算机+大数据”等三个双学位班,分别是“工科+工科”“社科+理科”“工科+理科”三种模式。2016 年已招生100 人,受到社会、学生、家长和专家的认同。

四、突破本研隔断

本科的重要任务是完成应试教育到能力培养的根本转变,改变 12 年基础教育形成的惯性。显然,要完成这样的蜕变并非易事,而尽早完成这样的蜕变又显得十分重要。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说过:“学生的头脑不是用来被填满知识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本科阶段一定要把火把引燃,研究生阶段才能烧得更旺。通过本科阶段的动能转换,基础教育的优势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培养优势。

只有本科的行动还远远不够,必须适度贯通本研。比如,可以设置“系列工科本科+管理辅修”,从管理硕士出口,以6 年甚至少于6年完成本硕学习;也可以设置“系列外语+系列工科”双学位,再从系列工科硕士或博士出口。这样培养的人才是复合型的,适应性强。同时,可以有效缩短人才培养时间,提高人才培养效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探索工程人才研究生阶段培养的新制、新模式、新路径,浙江大学于 2016 年成立的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同时称浙江工程师学院),首批招收了 300 名具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在2017 年招收的第二批 700 名学生中,既有在职人员,也有应届毕业学生,其培养模式是创新的,或许可以打造成为工程教育的 MBAEMBAMPA

五、突破师生淡漠

教学不应该是“良心活”,而应该是教师的主业。当前,教师“培养自己比培养学生更来劲”的现象比较普遍。教师的境界应该是“培养自己来劲,培养学生更来劲”,至少应该是“培养自己来劲,培养学生也来劲”。必须要解决教师愿意投入的问题,其切入路径或许是改变薪酬与教学的相关性,改变目前的负相关、零相关、弱相关状况而成为强相关。

师生之间的深度互动是消除师生淡漠的有效路径。互动可分为5个进阶:一阶谓之“单声道”,即只闻教师之声;二阶谓之“Q&A”,有一些简单的问答;三阶谓之“互动”,有一定深度的互动;四阶谓之“质疑”,体现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五阶谓之“辩论”,所谓越辩越明,标准答案并不重要。我们在不断了解和借鉴国外教育,但是,国外不可全仿效、国内不必全继承,必须基于现实、基于国情、基于文化,持续探索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路径。使目前的“低头族”课堂真正转变为“强互动”课堂,充分激发师生的活力、创新力和创造力。

学习不只是要分数,必须更多地关注分数背后的东西,必须解决学生有兴趣投入的问题,真正使“考生”变为学生,其切入路径或许是改变评奖评优模式。浙江大学正在拟定实施方案,计划从 2017 级学生开始探索新的评价模式,使目前实际呈现的奖“考”金真正成为奖“学”金、奖“研”金、奖“创”金,充分发挥评价模式改革的牵引与引领作用。

六、突破校企隔阂

企业已经从责怪学校培养的人不好用,逐步走向愿意承担社会责任、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先进的设备、技术、工艺在企业,学校的培养与企业的用人不可能做到无缝衔接,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在内,都不应该强求与企业用人的无缝衔接。学校与企业应该发挥各自不同的优势,学生的思维没有固定的框框,或许就在实习过程中产生创新的思维。企业的运行具有相应的规范,让学生切入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正在组织实施“千生计划”,浙江大学率先行动。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作者:陆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