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资源生物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发布者:蔡英卿发布时间:2018-08-08浏览次数:405

主要研究方向:

 (1)海洋生物功能基因与活性物质方向

 (2)海洋功能食品与基料研发应用

 (3)海洋环境保护技术


近海资源生物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原“分子生物学与药物化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是2008年1月批准筹建,2012年5月正式挂牌运行, 2013年获得福建省高校自然科学类优秀科研创新平台,2014年,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闽教科〔2014〕40号),原“分子生物学与药物化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更名为“近海资源生物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依托泉州师范学院海洋与食品学院建设(原泉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近海资源生物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以发展成为福建省内仪器设备先进、人才队伍结构合理、研究方向与内容特色鲜明的亚热带近海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机构为目标,开展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近海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为福建省近海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坚持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原则,全面增强实验室的科技创新跨越能力,按照福建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建设成为高效、开放和可持续发展的近海资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和研发基地。同时通过人才培养和引进,进一步凝聚科技精英,形成一支在国内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科研创新团队,使重点实验室成为近海资源生物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自主创新平台。

实验室目前以台湾海峡东岸(湄洲湾至围头湾一带)丰富的亚热带近海生物资源利用为特色,优化人才队伍和硬件配置,集中力量以海洋生物功能基因与活性物质开发、海洋功能食品与基料研发应用、海洋环境保护技术为主要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泉州湾丰富的近海生物资源优势,加强有重要经济价值、生态意义和地方特色的研究对象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实验室更名以来,努力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实验条件,累计投入近2000万元用于实验建设,特别是从2015年以来,累计投入近800万。其中近200万用于投入建设海洋胶原蛋白、多糖、发酵、植物提取中试生产线(包括仪器申购和实验室改造土建部分)。新采购了LSM8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日立CS150NX超速离心机、夹套式自动发酵罐等。目前实验中心平台有仪器1000余万,有e2695液相制备色谱仪、BD AccuriC6流式细胞仪、2545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仪器。近海资源生物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现有主任1名,秘书1名,固定成员有27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10名,具有博士学位者19名,博士占比70%),40岁以下研究骨干人员所占比例达到55%,是实验室重要的新生力量,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实验室流动人员5名,其中福建省闽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泉州市桐江学者讲座教授2名。评估期内,重点实验室成员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累计到账经费1076万余元,发表学术论文62篇,其中SCI收录25篇,授权发明专利8个,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实验室一直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泉州地方经济为目标,对接区域产业需要。聚集近海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为目标,开展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近海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为福建省近海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实验室依托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师范学院湿地研究所等平台,丰富的亚热带近海生物资源利用为特色,围绕海洋生物功能基因与活性物质、海洋功能食品与基料研发应用、海洋环境保护技术和海洋天然产物活性物质提取与功能研究等研究主题,积极申报、承担各级科研项目。并通过省市县三组科技特派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近海及滩涂养殖业、海产品加工与制造业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2016年至今实验室成员获批市级以上各类课题8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4项,省科技厅高校产学合作项目1项,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1项,省科技厅一般项目12项,市科技局人才团队项目1项,市厅重点项目1项,市厅一般项目27项,纵向经费到账118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83篇,其中SCI收录28篇,授权发明专利8个,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

此外,实验室成员还积极参与政府决策与咨询,与泉州市政协办公室、武夷山国家公园科研监测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南京晓庄学院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科研院就咨询服务、技术服务等形式开展合作,横向课题进款额123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