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掌握“话语权”到提升“话语力”——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探析

发布时间:2022/06/14 16:33

2022-06-14     来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李建国 杨莉莉

【摘要】从“话语权”和“话语力”两个维度审视话语权力是准确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题中应有之意,是深入推进新阶段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应然选择。然而,现实中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建设却存在“话语权”与“话语力”结构性失衡的现象,与话语支配权、话语主导权、话语统领权和话语阐述权等“话语权”相比较,话语感染力、话语解释力、话语渗透力、话语引领力等“话语力”遭遇某种程度地遮蔽。立足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深入剖析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内在结构和逻辑理路,在牢牢掌握“话语权”的前提下,通过变换话语范式,转化话语形态,构筑话语间性,融通话语场域,将提升“话语力”作为话语创新的新视域是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可行之径。
【关键词】话语权;话语力;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路径
【作者简介】李建国(1981-),男,甘肃庆阳人,博士,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杨莉莉(1997-),女,河南周口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体、新闻传播学理论(湖北  武汉  430074)。
【原文出处】《民族教育研究》(京),2021.5.55~62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力及其话语权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BKS103)、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双一流建设基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需要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现代媒介环境形塑了全新的多元话语语境,“话语赋权”唤醒了个体的话语活力和话语潜能,多元话语形态延展至一元主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打破了思政课原有的话语格局。由于教学话语环境和话语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思政课教学话语权力出现了由强势到弱势的深刻变化,传统的“硬性灌输”话语和“强力说服”话语效用逐渐降低,话语空间存在着窄化的倾向,陷入了话语权力式微的困境,导致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成效离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尚有差距。不断推动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是深入推进的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重要途径,深刻探究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内在结构和逻辑理路,深入剖析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建设的现实境遇,对于思政课教学话语路径创新,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思政课教学中的“话语力”
(一)话语力的基本意涵
“话语力”问题涉及话语的传播效度,在语言学和传播学领域广受关注。英国分析哲学家奥斯汀(J. L. Austin)(1975)最早提出了语言哲学的重要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美国著名分析哲学家塞尔(J. Searle)(1979)提出了语力构成的七大要素,即施事意图、施事意图的力度、施事意图的方式、命题内容条件、前提条件、真诚条件、真诚条件的力度。随着对语用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伦纳德·泰尔米(Leonard Talmy)(2000)把“力”的概念系统引入到分析语言意义的结构中,提出“力量-动态”模型。语力理论一经诞生,便被语言学领域所关注。21世纪初,我国学界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了翻译和拓展式研究,在语言学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并逐渐深化至其他研究领域。“语力”是话语施事行为所体现的说话者的交际意图,也即话语在具体交际场境中所发挥的特定功能。语力概念的创立填补了语言哲学中的一项空白,使语用学获得了同语义学中的“意义”相应的概念。
奥斯汀认为不同情境中的言语不仅是口语表达工具,还带有特定意图的“叙行性”,依据话语的功能和意义,他将“言语行为”进行了三分:以言叙事行为(Locutionary Act)、以言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以言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第一,以言叙事行为。奥斯汀把完全通常意义上“说些什么”的行为称作是实施一个话语行为(Locutionary Act),[2]90说话(Saying)就是做事(Doing),说出语句的行为是事态表达和事实描述的行为,叙事话语(Constatives)是字面意义上的事实陈述,具有真假之分,非真即假。第二,以言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奥斯汀认为,实施一个话语行为通常也是实施一项话语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2]94比说话行为更高层面的话语施事行为表征着话语的“叙行性”,指的是在实施话语行为的同时实施言外之事,如表达意图、提出问题、做出保证等,在此层面奥斯汀引入了“语力”的概念,即话语施事的力量(Illocutionary Force)。语力具有特定意图,展现话语力量。第三,以言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说些什么经常甚至通常都会随后对听者、说者或其他人的感情、思想或行为产生某些影响,奥斯汀把这种行为称作话语施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2]96言语行为不仅具有“指事力量”和“施事力量”,还具有“取效力量”,有计划、意图和目的地对话语对象的思想、观念、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即以言导行。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对于话语力的理解具有启发意义,据此,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话语力”:第一,话语力指涉特定对象。话语力本身并无实质性意义,只有面对话语言说对象,才具有具体内涵。在特定的场域中,话语并不是话语言说者的独角戏,而是需要话语言说对象的在场和参与。第二,话语力表达特定意向。话语行为并不仅是传递信息的“以言指事行为”,还是具有特定计划、意图和目的的“以言行事行为”,话语并非简单原初意义的表达,还隐藏着思想、价值、信念等深层意蕴。第三,话语力以取效行为为导向。话语力提前预设特定的目标,作用于话语言说对象身上,并使其思想、观念和行为发生改变。取效行为是理解话语力的关键点,话语言说对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程度是判断话语力强弱的重要标准。
(二)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张力结构
思政课教学肩负铸魂育人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和“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的重要论断,党和国家的政策一方面赋予了思政课教师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力,另一方面也对思政课教师的话语能力和话语效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可以被划分为“话语权”和“话语力”两层含义,“话语权”和“话语力”形成了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张力结构,这意味着厘清话语权和话语力两者的辩证关系和逻辑理路是创新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前提和基础。“话语权”可以理解为思政课教学话语言说者对话语的资源支配、内容主导、思想统领和议题阐释的权利与权力,包括支配权、主导权、统领权、阐述权。“话语力”可以理解为思政课教学话语言说者向言说对象表达特定意图而生成的话语效力,具体包括感染力、解释力、渗透力、引领力。本文认为,思政课教学话语力是在思政课场域中,由话语言说者(主要指思政课教师)赋予话语以特定意图,并使话语言说对象(主要指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发生改变的一种力量。
从“话语权”的视角出发审视思政课教学话语被研究者所聚焦,然而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力”的关注却暂付阙如。余德华等人从“讲好故事”的视角出发,提出通过关注教育主体话语权、话语内容生命力、话语形式吸引力提升高校思政课话语创新策略,[2]92罗晓春提出通过站好思政宣传的讲台,增强主导权和话语权来把握思政课的时代逻辑,[4]36吴林龙主张通过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话语权,进而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5]62孙瑞婷从规约话语权限、掌控话语权力、平衡话语权利、提升话语权威四个维度整体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6]13。“话语权”和“话语力”及其有机联系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重要的系统结构要素,“话语权”和“话语力”的失衡是阻碍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高质量发展,“话语力”维度不可忽视,需形成掌握“话语权”和提升“话语力”两者并举的逻辑理路。
“话语权”是外在赋予的权力,体现为“命令—服从”的硬灌输方式,“话语力”是内在生成的力量,采用“传播—接受”的软渗透方式。“话语权”强调话语言说者的主体地位,支配话语资源,安排话语内容,规定话语议题,设定话语准则,显性政治的强制权力往往潜隐于“话语权”的生成中。“话语力”侧重话语言说对象的主体地位,强调通过情感感染、理论阐释、对话互动等方式获得话语对象的关注、理解和认同。“话语权”是思政课教学话语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话语力”是思政课教学话语建设的关键因素和内在动力,“话语权”的实现离不开“话语力”的核心驱动,“话语力”的彰显离不开“话语权”的重要支撑,两者是“话语资格”和“话语效用”的逻辑关系。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表征为以话语权利为前提、以话语权力为保障、以话语能力为核心、以话语效力为导向,两者互为一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统一于推进思政课教学话语建设的创新实践中,是“话语权”和“话语力”关系的应然状态,所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既要精准把握“话语权”,又要着力提升“话语力”,不能只偏重一方而忽视另一方。
(三)思政课教学中“话语力”的要素效能
话语力的概念包括两方面语义特征:在结构要素上,话语结构是影响话语力的重要变量,话语结构要素可分为话语范式、话语形态、话语间性和话语场域四个方面;在效能表现上,话语对言说对象的影响程度是话语力的落脚点,话语效能表现可分为情绪感染力、理论解释力、意志渗透力和实践引领力四个方面,结构的塑形和效能的彰显相得益彰、并驾齐驱,统一于话语言说对象的情、知、意、行的生成过程之中。所谓话语感染力,就是通过话语范式的“情感转向”,利用现代媒介、网络语言、幽默表达等要素摆脱“课堂冷漠”的状态,引起话语言说对象情绪的波动、情感的震撼、感受的共振等情感体验的话语效力。所谓话语解释力,就是通过对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生活话语三种话语形态的融通与转化,摒弃以往直接照搬政治宣传话语的做法,对于话语言说对象的思想困惑进行理论阐释,用理论掌握和武装言说对象的话语效力。所谓话语渗透力,就是通过话语间性的互动与对话,激发话语言说对象的主体意识潜能,在话语碰撞中达成共识,在话语交融中形成认同,在话语交流中实现渗透,助推言说对象意志的演化和创生的话语效力。所谓话语引领力,就是通过话语场域的观照与超越,引领话语言说对象将自身发展作为实践活动的重要原则,鼓励言说对象把自身的发展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自主自觉地统一于社会实践中的话语效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展现出极强的话语力,对思政课教学话语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及2021年新年贺词“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2015年新年贺词“蛮拼的”“点赞”之类的网络热词,振奋人心,催人奋进,鼓舞人心,极具话语感染力。运用俗文俚语“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打‘老虎’、拍‘苍蝇’”,“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团结上”,这些“接地气”的话语简明朴实,道理深刻透彻,老百姓一听,即能可感可知,极具话语解释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凝聚共识,激励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阐述极具话语渗透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新年贺词中提到“以更大气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带领全国人民阔步新时代,进入新发展阶段,极具话语引领力。
二、“话语权”和“话语力”结构性失衡的现实表征
现代媒介环境下的多元话语生态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的建设提出了现实考验。当下的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建设较注重外部话语权的强化,而内部话语力提升的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话语力”始于“话语权”,“话语权”的表现形式和叙事方式对“话语力”产生重要影响,但话语权力不等于话语效力,话语权威不等于话语权效,占据话语主导权并不意味着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掌握话语统领权并不意味着具有强大的引领力。从外部加强话语支配权、主导权、统领权和阐述权,忽视从内部提升话语能力和话语效力,可能导致话语权的消解和话语力的散失,思政课教学话语在理论和实践上陷入了多重困境,话语感染力弱化、话语解释力降低、话语渗透力消融、话语引领力不足等现实难题亟待破解。
(一)强调话语支配权,话语“内卷化”倾向突出,话语感染力弱化
现代媒介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深刻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变革,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的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地、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7]30在思政课话语活动发生之前,媒介环境对话语言说对象造成了强烈的感官刺激,言说对象构筑了“前理解”和“前接受”的感知模式,创设了对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期待视野。然而,思政课强调话语的支配权,无法匹配媒介环境所塑造的言说对象的感知模式,思政课教学话语游离于言说对象的感知模式之外,甚至停留在教条化的口号之中,话语言说者占有和支配话语资源,安排话语议题,规定话语内容,支配性的话语表达呆板乏味、死板绝对、抽象无趣、枯燥晦涩、毫无美感,话语形态缺乏新颖性、鲜活性和具象化的元素,话语呈现“内卷化”倾向。僵硬的话语形象不能满足学生审美需求,仅仅单纯强调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支配权反而导致言说对象的情感疏离、思想排斥、内心拒斥、心理抵触,言说对象呈现听不下去、听不进去、听不明白的状态,甚至形成话语分离、话语冲突和话语对峙的局面。话语言说者的“话语支配”和话语对象的“课堂冷漠”使思政课教学话语陷入了感染力弱化的困境,现代媒介环境塑造的感知模式倒逼思政课教学必须提升话语力。
(二)强调话语主导权,话语转化活动空缺,话语解释力降低
思政课教学话语主导权是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在“课堂场域”中的重要体现,意识形态属性是思政课的基本底色和根本特性,重视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是思政课教学话语建设的应然要求,意识形态话语是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当然话语和应有之义。而在教学话语主导权建设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学话语言说者为了避免出现观点偏差、解释混淆和阐释误区,对话语内容进行选择和阐释时,不顾意识形态话语和思政课教学话语之间潜藏的较大建构空间,略去官方宣传话语、政治政策话语和教材文本向学生可感可知的课堂教学话语转化的活动,出现了直接将意识形态话语简单移植、直接复制和盲目照搬到“课堂场域”的现象,以一些“基本公式”敷衍言说对象的疑问和困惑。思政课只讲政治话语,遮蔽学术话语,悬置生活话语,略去三种话语形态间的话语选择、话语转译、话语解读、话语转化、话语传递等建设性活动,话语的价值性、学理性、实践性的多重属性与丰富品质无法展示,最终导致话语言说对象的认识不深刻,理解不到位,认知浮于表面,思政课教学话语的解释力遭到消解。
(三)强调话语阐述权,话语间性张力过大,话语渗透力消融
思政课教学话语间性是以话语言说者为主导和话语言说对象为主体的话语交往活动中存在的张力关系,话语言说者和话语言说对象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而是通过问性的实在性联结起来的“话语共同体”,话语间性存在于话语言说者和话语言说对象之间的真正的对话和交往之中。话语间性的张力关系需要控制在恰切的范围之内,话语间性过大,话语言说者或者言说对象其中一方垄断话语,形成话语的单向独自,影响话语对话和交往功能的发挥;话语间性过小,话语对话的意义就会自动消解。思政课教学强调话语统领权,呈现出言说者垄断的局面,言说者处于主导地位,成为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发话人”,通过统领价值规范、培育课堂权威、控制传播媒介来实现话语统领权的建构,力求达到使言说对象思想整齐划一的结果。思政课教学单向度的话语生成模式阻碍了双方自由平等的话语交往,互动对话的规则缺失,话语反馈的渠道缺乏,言说对象是处于被动地位的“听话人”,言说对象话语空间被挤压,思政课教学话语建构的言说对象“离场”,以“硬性灌输范式”和“内心单向独白”构筑的单向话语机制与“00后”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接受特点和心理模式不相兼容,话语言说者和言说对象陷入了“交往困境”,引发言说对象对思政课的质疑、不满、否定,最终导致话语渗透力的降低。
(四)强调话语统领权,话语时空场域断裂,话语引领力不足
思政课教学中最常见的话语形态就是宏大叙事,侧重宏大叙事,从“思政话语”走向“话语思政”,看似无所不包的宏大叙事,实际遮蔽了微观叙事,缺乏对生活实践的关照,话语议题悬置于社会现实生活之外,甚至忽略或者回避现实问题,遮蔽问题本身。教学过程中的“自言自语”和“自导自演”现象时有发生,在不同的语境中存在着“失语”的现象。现实场域中“失范”、社会场域中“失灵”、实践场域中“失踪”的状态滋生了引领乏力的困境,呈现思政课教学话语与时空场域断裂的现象,思政课教学话语虚置或空转,难以深入言说对象的内心,难以形成共振、达成认同、凝聚共识。语言是一种实践的……现实的意识,[8]16意识通过话语与当下的时间场域和空间场域发生关联。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对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强劲的引领力量,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将现实实践性和未来指向性辩证统一于社会实践中,既反映社会现实,又对现实进行理性审视,这一重要特质反映了群众的现实诉求,形成引领群众将精神活动转化为探寻改造现实实践路向的强劲力量,思政课教学话语应积极汲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一精华。
三、提升思政课教学“话语力”的实践理路
思政课教学话语建设呈现“话语权”与“话语力”结构性失衡的态势,使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面临困境。影响力决定引领力,关注度决定认同度,从整体上审视话语权力的形塑,对“话语权”建设的现实境遇进行反思,在把握“话语权”的前提下,要在“话语力”的提升上下功夫,实现以观念上“加强话语权”为目标逐渐转向以实践上“增强话语力”为目标转向,是推动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的内在需要。2019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开展“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省级层面打造一批品牌工作项目,总结凝练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深入推动全国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率先列入“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计划的课程,在提升话语感染力、解释力、渗透力、引领力方面精准发力,传达育人理念,打造育人格局,汇聚育人合力,凝聚育人共识,提升育人效果,该系列课程对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做出了有益探索,展现了思政课教学话语建设的新气象。
(一)变换话语范式,提升话语感染力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9]91人对某种思想的接受,自觉地或不自觉的归根到底是来自于自身所从属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现代媒介塑造的认知模式特别凸显了认知的立体化与全景式的感受,某种程度而言,现代媒介环境造就了“软性感染”为特征的话语范式,这一范式恰好与“00后”大学生的认知特点高度契合。在“软性感染”为特征的话语范式中,感性认知相对于理性认知而言,在次序上更具优先性。思政课教学内蕴情绪感染的话语逻辑,教学的展开过程也是情绪的展开过程和情感的生成过程。思政课教学话语并非仅仅是抽象的文字符号,而是诉诸情感的具有可感性的话语音符,这些音符通过表情、动作和现代媒介激发言说对象的情感体验,形成诉诸感觉的感性集合。情感的震撼、情绪的波动、感受的共振是思政课教学话语感染力的原生条件,思政课教学话语应以转变观念为先导,摆脱思维定式和逻辑掣肘,关注话语言说对象的“情”和“感”,将情绪感知和内心感化作为要义,注重言说对象的情绪感染布局,赋予思政课以审美愉悦性,使其逐渐摆脱枯燥教条化的表征。语言和媒介是实现传统思政课教学话语的“硬传播”向适应媒介技术话语生态的“软感染”转向的两种重要的元素,一方面,利用现代媒介技术生成兼具情感意蕴和审美意蕴的话语符号,将融图、文、音、像于一体的时代感元素嵌入教学话语,展开话语交织感染的新图景,创造时空一体的沉浸式新体验,构筑多种形态叠加的创意型话语形态。另一方面,把富有时代感和具有青年化的网络语言作为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构成性资源,使之成为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网言网语”以其具有的强大魔力能瞬间打破沉寂的课堂状态,消弭师生的疏离感,点燃课堂氛围,拉近话语言说者与言说对象之间的距离,更具情绪感染力。在众多高校的调查表明,凡是最受欢迎的思政课教师,都具备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即善于活学活用“网络热词”和“网络新词”,话语表达轻松活泼,流利准确,以教学话语的精彩赢得言说对象的喝彩,感染言说对象的情绪,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激发言说对象的情感共鸣。问题选择体现针对性,内容讲述具有时代性,话语表达富有感染力,大学生就越容易形成对思政课的接受和认同。
(二)转化话语形态,优化话语解释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离不开话语的转换和更新。[10]120话语形态的转化是包含话语选择、话语转译、话语传递等建设性活动的复杂过程,精准把握话语内容、精心设置话语议题、汲取优质话语资源是做好话语转化的前提。思政课教学话语由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生活话语等话语资源共同构成,在政治话语层面,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政治话语表述了党和国家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凝结了思政课教学话语的价值内核,为思政课教学话语提供价值导向;在学术话语层面,具有理论性的学术话语凝结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理论化成果,凸显了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学理性,为思政课教学话语提供理论支撑;在生活话语层面,根植于社会实践的生活话语反映了言说对象的普遍利益诉求,彰显了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实践性,为思政课教学话语提供重要活水源泉。政治话语的阐发、学术话语的阐释、生活话语的叙说之间是互蕴互摄的关系,三种话语形态理应互联互通、融通转化、对接共振,并统一于思政课教学话语中。思政课价值导向的特性要求话语言说者理直气壮地讲政治话语,但也对话语言说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言说者不是照本宣科的“话语发声器”,而是融会贯通的“话语转换者”,言说者要领会不同形态话语的深刻内涵,夯实话语转换的共通性,将话语言说对象的困惑当作教学的重难点,对问题的实质形成独特而又精深认识,赋予话语解释的透彻性,以话语的深邃性凸显话语的穿透力,以真理的光芒打动话语言说对象,清除言说对象的认识迷雾。以话语形态的融通与转化拓展思政课教学的话语内涵,开拓新的思政课教学话语空间,促进层次清晰、逻辑严谨、阐述准确的教学话语生成,力求呈现形态生动、论证充分、结构合理、方式恰当的新型话语,为思政课教学话语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实现课堂教学话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思政课教学话语的理论解释力,进发思政课教学话语的理论张力,进而破解话语解释力弱化的困境。思政课教学需要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学开展的过程就是这种转化发生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巧妙且精准的将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生活话语进行转化,剖析社会现实中的理论和实践热点问题,突出学术性并兼具生活性,讲好故事、讲清道理、讲明价值,宏大叙事和精致讲述结合、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耦合、理性叙事逻辑与感性叙事逻辑蕴蓄、交互式话语和说理式话语交融、问题导向和思想启迪结合,将思想的高度、理论的深度、视野的广度、情感的温度相统一,进而引发言说对象的话语认同、情感共鸣、价值共识。
(三)构筑话语间性,增强话语渗透力
话语是话语主体间实现有效交流的首要载体,其最显性的功能就在于话语主体对彼此之间表达意义的共同理解。[11]21话语不仅是携带符号信息的载体,还具有传达价值、表示意义和互动交往的功能。话语的建构离不开双方积极性的发挥,话语间性解构了将言说对象排斥在思政课教学话语形塑之外的秩序,重构一个“共同在场”的交往场域,通过话语间性的构筑,激发话语言说对象的主体意识。话语互动应基于开放、尊重和平等的价值诉求,以深度参与和良性互动弥合话语鸿沟,寻求深层的沟通和理解,展开涉及价值观层面的互动与对话。对话的过程也是思想选择和意志形成的过程,如果缺少互动和对话,话语言说对象只停留在一时的情感感染层面,或是话语信息传递的认知层面,就难以形成话语言说的主体间共识。话语交往摒弃了话语言说者的单向独白,不再将话语言说对象视为被动的话语“接收器”,而是激发话语言说对象觉醒自我意识,发挥其主体能动性,使其根据自身所处的情景,主动地接受话语传达的意义和价值,最终形成包含主体特定意向的理解,并赋予话语以新的意义的创造性过程。话语言说者和话语言说对象在话语碰撞中达成共识,在话语交融中形成认同,在话语交流中实现互渗,实现“话语交往——异质冲突——异质融合——同质和谐”的质的融合的流变过程,双方参与者由起初的异质冲突到话语的异质融合,最终达成“同质和谐”的话语共识。思政课教学话语只有做到能够弥合分歧、形成共振、凝聚共识,才会真正具有强大的思想渗透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思政课教学中,话语言说者(思政课教师)应始终坚持对对话的引导,在话语间性的构筑过程中扮演好积极的话题引发人角色。现代教学媒介技术的加持,使得高校思政课教学全面形成了“线上对话+线下交流”“即时互动+延迟互动”的教学话语模式,话语言说者在网络教学空间中更容易实现“全面对话”,话语形态的切换,话语间性的构筑更加方便快捷,授课更易做到“即时回应”和“随时讨论”,使话语言说者和言说对象通过深度参与和良性互动弥合话语鸿沟的可能性大大加强。除此之外,大多数高校的思政课教师采用“微助教”辅助课堂教学,“微弹幕”制造深度互动,学生即时表达观点、看法和见解,多数高校的思政课已经设置了微信公众号,话语言说者和言说对象在话语碰撞中达成共识,在话语交融中形成认同,在话语交流中实现渗透。
(四)融通话语场域,树立话语引领力
新时代是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基本时空场域,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在于虽然其物理空间在课堂场域中展开,但在话语空间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是紧密关联的,思政课话语场域起着连接个体生活场域与宏观世界场域之间的中介与桥梁作用。需要挖掘多学科、多层面的研究维度,[12]更好地实现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创新。思政课教学就是借助于话语叙事使宏观整全的外部世界不断向话语言说对象的精神世界敞开的过程。作为精神生产活动的思政课教学,把社会生活转变为话语叙事,再把话语叙事引向社会生活,思政课教学借助于教学话语将社会生活场域与学生的精神世界场域融通了起来。因此,思政课教学应将反映并超越社会生活场域的话语叙事作为精神提升力,将引领和返归社会生活场域的话语叙事作为物质推动力,这理应成为检验思政课教学话语的黄金标准。在反映超越和引领返归的过程中,把个体精神世界的成长发展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进步自主自觉地在社会实践中统一起来,引领言说对象在现实社会中找准自身的定位,扮演好自身的角色,进而实现由“理论自觉”向“实践自觉”的飞跃和提升。2020年3月至7月,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的思政课全方位地出现在所有中国大学生的网课之中,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出发解读中国和世界,探究病毒疫情背景下世界与人类的去向;探寻疫情中最美逆行者的人性光辉;揭秘抗疫精神的宏大伟力;探索中国精神的伟大磅礴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星火接续。调查表明,疫情期间的网络思政课教学受到大学生广泛好评。思政课精准捕捉宏观世界场域热点,精准识别学生兴趣点,精准把握学生诉求点,提升话语引领力。思政课教学话语既要有对当下生活场域的关注与关照的空间效力,又要有超越当下的现实生活场域,体现对未来预见和指向的时间效力。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思政课教学话语系统应具备发现、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引领力,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世界,关照中国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达中国经验,剖析中国问题,从而解决思政课教学话语中出现的“言之无物”“言之无力”的困境。
参考文献:
[1]本报评论员.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N].人民日报,2019-03-21(2).
[2]J. L.奥斯汀.如何以言行事[M].杨玉成,赵京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3]余德华,廖梦雅,邱开玉.讲好故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创新的实践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0(6): 92-96.
[4]罗晓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逻辑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2):36-38.
[5]吴林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话语权及其提升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62-67.
[6]孙瑞婷.整体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的四个维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8):13-16.
[7]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9: 3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1.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1.
[10]刘建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三重基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5):120-123.
[11]牟永福.社会语言学视野下的话语困境及其话语治疗[J].学术月刊,2007(3):21-27.
[12]武雅君,张铁勇.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的发展图谱、问题及展望[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42-47.

原文链接:http://www.bjcipt.com/Item/30829.aspx

Copyright © 2018 泉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28007328 电子邮件:szb@qzt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