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将爱党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融入成长点滴,以生动实践传承红色基因、播撒责任种子,持续打造“七个一”暑期社会实践系列主题活动。教育科学学院“润育青衿”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泉淮社区开展一系列思想教育活动。
红色主题创作:笔墨间感悟家国大义
“赵一曼奶奶在信里说,希望儿子好好学习,长大了不要忘记妈妈是为国而牺牲的……”实践队成员手持《赵一曼致儿子》《夏明翰致妻子》等红色家书,用孩子易懂的语言讲述背后的革命故事:赵一曼在狱中对儿子的牵挂与嘱托,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豪迈气节,一个个故事让孩子们眼中泛起敬佩的光。随后,孩子们端坐桌前,一笔一划抄写家书,实践队成员在旁纠正书写姿势,逐句讲解“为国牺牲”“坚守信念”等词句的含义。“我要像先烈们一样爱自己的国家!”抄写结束后,孩子们主动分享感悟,稚嫩的话语里满是坚定,笔墨间的红色印记悄然化为对家国的赤诚。
护海小卫士:行动中践行责任担当
“蔚蓝的大海里,有好多可爱的鱼儿,可塑料垃圾会伤害它们……”动画短片中,海洋的美丽与污染的危害形成鲜明对比,孩子们看得神情凝重。践队成员趁机展开互动问答:“哪些垃圾会污染海洋?”“我们能为大海做些什么?”孩子们踊跃举手,从“不乱扔垃圾”到“提醒爸爸妈妈少用塑料袋”,稚嫩的答案藏着对海洋的珍视。“垃圾分类护海洋”模拟游戏中,孩子们化身“环保小卫士”,准确分辨塑料瓶、废纸等垃圾的分类,将污染物投入对应回收箱;制作海洋污染警示画时,有的画着哭泣的鲸鱼,有的写下“保护海洋,从我做起”,用画笔传递守护家园的决心。
传家风·明礼仪:实践中涵养文化根脉
“家风就像家里的‘小传统’,比如爷爷奶奶总说的‘要诚实守信’;家训就是长辈对我们的教导,像‘好好学习,尊敬师长’……”实践队成员通过PPT向孩子们细致讲解“家风”“家训”的含义,屏幕上一张张图片直观展示着红色家风的故事——雷锋一家乐于助人的传承、焦裕禄对子女的严格要求,还有传统礼仪中的称呼规范、揖让礼演示,让孩子们明白“家有家风,行有礼数”的道理。分享环节,孩子们举着卡片争相发言:“我家的家风是‘节约水电’,妈妈说这是美德!”“我学会了递东西用双手,老师夸我有礼貌!”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此次系列活动以“知行合一”为理念,让思想教育从课堂延伸到实践。孩子们在实践中渐懂得:爱国是铭记先烈的奉献,是守护家园的行动,更是传承良好家风的自觉。这些在体验中埋下的种子,终将在成长中绽放为责任与担当,让红色薪火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