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传播学院

历史系第三届古陶文博馆讲解志愿者培训班正式启幕

文章发布日期:2025-10-28 作者:历史系



本报讯(陈湘煜)为进一步深化历史系古陶文博馆的文化育人功能,持续培育一支素养扎实、专业能力突出的讲解志愿者队伍,20251025日,第三届古陶文博馆讲解志愿者培训班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正式启动。此次培训吸引了来自文学与传播学院多个专业的33名学生参加,并特别邀请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范怡婷老师全程指导。

开班仪式结束后,范怡婷老师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回首家山”展厅的丰富文物为依托,展开了一场生动而详实的讲解实践课。她采用互动引导的教学方式,带领学员们近距离观察文物细节,系统梳理展览脉络,并深入阐释文物所承载的历史内涵与文化价值。在讲解过程中,范老师还细致示范了如何将真挚情感融入解说,使文物“活”起来,让历史“走”进听众心里。

在培训的后半段,范老师引导学员们走进闽台缘博物馆档案室。馆中珍藏的大量涉及两岸不同姓氏的族谱资料,成为学员们理解闽台血缘与文脉相连的“立体教科书”。范老师耐心解读族谱的编纂源流与其深厚的文化意义,引导大家从一个个家族迁徙的片段中,体悟两岸之间割不断的历史渊源与家国情怀。

参训学员普遍认为,本次培训内容详实、形式多样,不仅在专业知识与讲解技巧方面收获颇丰,更激发了对文物与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与传承使命感。一位学员感慨道:“范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互动环节引人入胜,让人全情投入。我们不仅学到了如何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更体会到每一件展品所承载的文化温度与历史责任。”

本次培训延续了“理论+实践”的双轨模式,后续将于111日和118日,分别在历史系古陶文博馆以及平潭知名博物馆继续开展实操训练与现场指导。学员们将通过模拟讲解、互动答疑等多元环节,持续提升综合素养,为今后胜任讲解志愿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图文:陈湘煜、杨姊涵,初审:陈湘煜,复审:刘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