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 州 师 范 学 院 创 先 争 优 活 动
简 报
第 87期
泉州师院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在热心公益心理咨询活动中创先争优
——记教育科学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书记林永乐
组织开设心理讲座200多场、培训中小学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师一千多人、组织专家参与泉州市103所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的评建工作、与市教育局合作成立泉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与共青团泉州市委合作成立永乐青少年心理工作室……这是泉州师院教育科学学院第三党支部书记林永乐连续9年来默默从事公益心理咨询工作的成绩。
组建专家团队,热心公益活动。在从事应用心理学研究后,林永乐经常接到心理障碍者的求助电话。林永乐抱着“能帮就帮”的想法,真诚对待,哪怕工作再忙,也要挤出时间,尽力帮他们解开心理疙瘩。一个心理问题通常要5-8次甚至长期的治疗才解决。渐渐地,林永乐感到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这项有意义的工作需要更多人的参与。他的想法得到了教育科学学院第三党支部党员们的支持。在他的带动下,支部党员和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们经常到《泉州晚报》、《东南早报》、广播电台接听心理咨询热线,为中小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到180医院对汶川地震伤病员进行长达1个月心理干预,经常深入到部队、公安、工厂、监狱进行讲课、拓展训练和咨询……
牵手教育部门,普及心理知识。日益增多的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见诸报刊,让林永乐感到痛心。作为一名党员和高校心理学教师,他有责任站出来。2003年3月,他主动与泉州市教育局联系,成立泉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义务协助市教育局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成立以后,为了提高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他起草了《泉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标准》(试行)、《泉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评估细则》(试行)、《泉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合格心理咨询室标准》(试行)、《心理健康活动课评价标准》等文件,组织支部党员参与103所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的评建工作、培训中小学心理教师和企业心理咨询师一千多人、深入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达200多场,组织学生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成立工作室,服务青少年。在共青团泉州市委的支持下,以林永乐名字命名的“永乐青少年心理工作室”成立了。共青团泉州市委提供一个17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他冒着酷暑找企业拉了50多万元的赞助来购买专业仪器设备、装修……。在林永乐的感染和带动下,教育科学学院第三支部党员、华侨大学心理学教师、社会上的专业心理咨询师、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纷纷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每周轮流值班。工作室成立一年多来,平均每周都有十几个求助者,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2010年,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评林永乐同志为“心理学普及工作先进个人”,工作室则被评为“心理学健康教育先进单位”。《中国青年报》、《泉州晚报》、《东南早报》、泉州电视台等媒体都进行深入报道。
推动专业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通过开展公益心理咨询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专业实践的平台,让心理学理论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得到检验”,身为应用心理学专业主任的林永乐说道。几年来,正是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理念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深受学校、企业等用人单位青睐,供不应求。
报:省学校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校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
发:各党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