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 州 师 范 学 院 创 先 争 优 活 动
简 报
第 88期
泉州师院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浓浓两地情 和谐一家亲
——继续教育学院在新疆昌吉培训班教育管理实践中创先争优
泉州师院有两期新疆昌吉州普通高校毕业生培训班,共有51名学员。继续教育学院具体承担培训班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学院坚决服从学校的安排,勇于接受全新的工作。一年多来,在学院党总支和行政的带领下,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昌吉培训班师生一道共同努力,保证各项培训工作有序进行,各阶段培训工作如期完成。 党政高度重视 狠抓工作落实 学院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认真研究制定培训和管理方案及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培训工作和相关教育管理工作。学院党总支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广泛宣传动员,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站在有利于民族和谐的政治高度,树立大局观,要有敢吃苦和不怕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培训班管理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学院党政领导带头深入教学和日常管理一线,通过座谈、走访及实地查看,全面了解学员的学习工作、衣食住行以及思想动态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及时解决学员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学院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均在第一时间向学校报告,设法尽快落实解决。从2011年3月第一批学员到校至今,学院召开各类座谈会20余次,了解昌吉学员学习情况、生活风俗习惯、当地风土人情以及来泉州学习生活需求。学院党政领导和班主任、老师积极协调改建清真食堂,配置全新的厨具、灶具、餐具等设备,粉刷宿舍,购买新的被褥和生活用具,安装热水器、空调,布置多媒体教室,教室配备电视,为学员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通过多次召开座谈会,举办中秋节联谊活动、古尔邦节共庆活动等,增进泉州和昌吉两地师生、工作人员的相互了解,拉近距离,增进感情。 健全组织机构 加强教育管理 学院专门成立“新疆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泉州师范学院培训工作小组”,由院长、总支书记、副院长和领队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学院中层干部、骨干教师及培训班领队、辅导员,明确责任与分工。全体成员工作热情高,发扬不怕苦、不畏难的挑战精神,在相关工作中起到了先锋带头作用,为培训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昌吉培训班建立了临时党支部和团委会,健全组织机构,充分调动党支部18名党员和团员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实行学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积极组织学员举办和参加各项活动,保持了学员的思想稳定,学习积极性高,互助互爱,团结和谐。在校、院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昌吉班学员均有不俗表现。比如参加2011年毕业生晚会、红歌晚会、泉州市经贸委建党90周年文艺晚会、2012级迎新晚会、第二十九届校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等,与学校其他学院开展交流活动、篮球比赛及联谊活动,展现了昌吉州大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促进了各民族的和谐融合。 增强服务意识 确保培训质量 新疆昌吉班在校培训期间,校党委和学院党总支、行政十分关心学员的学习生活,一旦发现学员在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均在第一时间到驻地看望学员,嘘寒问暖,解决实际困难。2011年3月,第一批昌吉班学员到校后,因缺少御寒衣物,校党委书记赵捷带头捐款,学院党员干部也纷纷解囊,购买了一批毛衣送到学员手中。在伊斯兰重大节日古尔邦节,校领导张舟、王炳庆、林华东开展慰问,为学员送来祝福。当扎依木汗、阿纳尔亲人不幸故去家庭陷入困境时,张舟、林华东来到学员身边,看望安慰学员,并送上个人抚恤金。中秋节,为了让远离家乡的学员感受家的温暖,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郑文谦等党政领导与学员们共度中秋之夜。学员赵子恒腿骨骨折,工作组组织党员轮流日夜照看,帮助他及早恢复健康。 学院协调教务处、其他相关二级学院,认真组织调研论证,科学设置培训课程,组织骨干师资实施培训教学任务,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历时一年多的培训及教学管理工作中,参与相关工作的校、院党员教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保证了培训工作进展顺利,收到丰厚成果。培训期间,学员共撰写简讯522篇,完成政治学习笔记522篇,制作学习园地5期、黑板报5期、宣传版面5块、影像光盘2部,完成学习工作简报5期并发往新疆自治区、州、市相关部门。学员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有很大提高,政治素养有了大幅提升。在3月24日新疆昌吉州、市党政代表团来校举行的慰问座谈会上,昌吉州党委常委、昌吉市委书记何永慧在听取昌吉班领队和学员的培训工作汇报后,充分肯定了昌吉班学员的学习培训成果,高度赞扬了我校为新疆昌吉人才培养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报:省学校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
室;校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
发:各党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