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海峡两岸工艺美术创新与发展系列专题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时间:2015-06-25浏览:87

  

 

615,在台湾元智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厦门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等两岸高等学府的专家学者的共同见证下,2015年海峡两岸工艺美术创新与发展系列研讨会在美术与设计学院举行,来自泉州各县区的工艺美术大师与高校教授们围绕当前工艺美术现象等进行了为期四天的深入研讨。

615,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陈醉研究员以“美在发现” 和“人体艺术在中国”为主题,围绕“百年风雨读人体——从裸体模特儿风波看中国社会变革”展开讲述。他从扎根伊始的风波、濒临灭顶的灾难、轰动的岁月、泛裸体时期的思考四个方面对当代艺术作出解读。他呼吁并提醒工艺美术大师应提升自我的艺术审美修养,提高文化艺术能力,加快思维化转变。

研讨会上,工艺美术大师围绕主题,探讨人体艺术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历史发展各阶段的主要特征。陈醉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讲解人体艺术发展的风雨历程,并对其中重要转折关头的历史事件作出评价。研讨会后,他与工艺美术大师们一起到美术与设计学院一楼展厅,一边观看展出的作品,一边进行交流点评、互换心得。

研讨会采用学术讲座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让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相互交流,提高艺术审美能力,提升艺术文化素养,带动泉州艺术文化发展和转化。

616,首师大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硕导,中国美协会员、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理事、文化部青联美工委委员、中国投资协会艺术品投资交流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陶宇博士以“中外雕塑公园与当地雕塑的收藏与创作”和“中国工艺艺术市场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为专题进行专场学术讲座。讲座以“阳光、生命和雕塑的乐土”为主题,从雕塑公园名称的由来、雕塑公园建设的场所与环境、雕塑公园的类型与功能以及中国雕塑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对策和反思四个方面,呼吁大家提高对促进雕塑公园审美教育的顺利实施,提高公民对雕塑的认知和审美程度。

研讨会上,大家围绕主题探讨中国工艺艺术品市场发展现状与前景,回顾2014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并从“近期热点拍品”展开讨论。专题讲座和研讨会的举办,促动艺术理论家们积极行动起来,积极推动民众对雕塑创作和欣赏的参与意识。

617上午,“当下工艺美术现象漫谈”专题座谈交流在美术与设计学院会议室举行。交流会邀请了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蒋志强教授主讲。

会上,蒋志强围绕当代工艺美术的普遍现象作详尽解读,并通过讲解当下工艺美术现状以及工艺美术的发展方向,为工艺美术大师深刻地讲述了工艺美术的概念,工艺美术如何创新、如何转变等问题。交流会积极倡导工艺美术大师们思维转变和创新,把工艺美术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推向高潮。会后,蒋志强与大师们一起分享工艺美术大师代表作和获奖作品,大师们受益匪浅。

“与大师相遇2015——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走进高校”展览不仅为泉州工艺大师们搭建了作品展示平台,也展示了大师艺术风采、传承民族文化、促进学术交流。更为积极推动对工艺美术发展的深究和反省、泉州工艺美术事业更加辉煌,做出应有的贡献。

617下午,以“艺术的品质、人文性、当代性、全球性”为专题的座谈交流会邀请了福建师大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徐志坚教授主讲。

交流会上,徐志坚围绕艺术的品质和多种特性,通过详细讲述艺术的人文性、当代性以及全球性,将艺术提升到一个全方位的层次。他呼吁并倡导工艺美术大师们深刻了解艺术、领会艺术。会后,徐志坚带领大师们解读工艺美术作品,希望传统工艺能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回顾自我、实现自我,也希望交流推动泉州文创产业的升华和发展。

618,在美术与设计学院会议室举办的专题讲座“传统雕刻与文化创意的激荡”和“文创导入品牌设计营销”。讲座邀请了台湾元智大学艺术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兼职教授龚诗文博士为主讲老师。

讲座以彰化南瑶宫的三川殿、龙虎边窗边组为例,探寻1930年代重修南瑶宫之际的水墨、石刻以及寺庙的关系。他还向工艺美术大师展示了以太鲁阁山水系列为中心的杨英风的景观雕塑及其风景表现。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是经济,文化,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龚诗文和大师们分享了如何将文创导入品牌设计中与其营销策略,并与大师们进行热烈的讨论,鼓励改变可以从现在开始,提倡创新,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在泉州的发展。讲座和研讨内容深入浅出,让人回味无穷。

 

研讨会是作为海峡两岸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的一部分,研讨会通过圆桌式探讨的形式,在了解区域文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泉州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了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艺术修养、审美眼光,也为大师们学术交流创造条件,推动了海峡两岸的艺术文化交流和泉州工艺美术、文创产业的发展。

 

(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