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福建省“2011计划”泉州师范学院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召开南音新作《凤求凰》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推介研讨会。副校长、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王珊教授主持会议。
出席研讨会的专家有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泉州师范学院“闽江学者”讲座教授、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郑长铃研究员,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心成员曾学文先生,原厦门市南乐团团长、中心成员吴世安先生,泉州广播电视台综艺节目中心总监、泉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周斌先生,泉州市华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滔滔先生、艺术设计总监林风标先生,以及音乐与舞蹈学院师生共计15人。
王珊介绍了南音新作《凤求凰》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筹备情况。她指出,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创排的《凤求凰》首演取得巨大成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获第六届福建省艺术节暨第三届音乐舞蹈曲艺杂技优秀剧(节)目展演一等奖(第一名),并得到刘延东副总理的高度肯定。此次受邀,并由省文化厅选送参加于10月份下旬在上海举办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节组委会拟将《凤求凰》作为开幕式重要演出之一,将作为提前举办的艺术节主旨论坛的压轴节目,并将在同济大学等高校进行推介和巡回演出。组委会安排了艺术节主旨论坛、开幕式演出、高校巡演等3个项目(其他演出一般只安排1-2个项目),足见组委会对该作品的重视程度。国际艺术节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推进将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凤求凰》能够登上国际性舞台,是对该作品的再次肯定,将对学校的知名度与对外影响力十分有利。
随后,2014级文化产业与南音文化推广方向研究生杨雅菁简要介绍了为推介会的准备工作。
会议围绕南音新作《凤求凰》如何以最好的状态呈现在上海国际艺术节展开研讨。研讨进行直至晚上,与会专家、师生各抒已见。他们从南音本体、传播学等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到《凤求凰》的成功凝聚了各方心血,泉州师范学院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更是不遗余力,此次能登上国际性舞台弘扬与传播南音,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推介《凤求凰》过程中,要考虑受众群众的观赏需求,针对不同的场合采用适当的表达方式,要创设良好的情境与氛围,使观众与推介者融为一体,适当地安排南音上四管乐器演奏等环节,加强互动。同时推介宜简练,并需聘用同声翻译。
上海国际艺术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国际艺术节,是我国最高规格的对外文化交流节庆活动之一。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以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艺术,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为宗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从1999年起,每年举办一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宗旨是:吸引世界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艺术,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繁荣文化市场。上海国际艺术节以舞台艺术演出为主,参演剧(节)目为国外优秀剧(节)目和有较高艺术质量、有较强民族特色的国内剧(节)目(包括香港特区、澳门地区和台湾省的剧(节)目)。
据悉,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于暑期聘请专业人员对参演师生进行集训,并将于9-10月份加强排练,力争以最好的状态与最佳的表演呈现在国际性舞台。
(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