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尖上的中国》说过: “巧食多源自民间,美味常藏于市井。”很多美食都是藏于市井,来自民间人之手。虽说现在大家都已不愁吃、不愁穿,然而对一个不算资深但是可以算是吃货的我来说,美食不在于食而在于美。
何为美呢?
对于现在大多“网红吃货”来说,美食就是那些长得好看,他们在享用之前一定要用手机先对食物“消毒”,然后再食用的食物。而在我看来“美食”不仅是那些味道俱佳的食物,更重要的是能承载记忆的美味。
老厦门人都有喝早茶的习惯。早上起个大早,去市场买当天吃的菜,顺便带上一点茶点,开启一天美好的生活,浓香的茶配上香酥的饼,是老厦门独有的味道。
厦门传统的茶点种类繁多,自然茶点品牌也很多。好味道总是大隐隐于市,在老厦门人心中,有这么一家在八市大元路上,位于一片居民区背街小巷中的小店,门头小,十分不起眼。虽然我不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也没有喝早茶的习惯,但是对这家店并不陌生,因为这家店的椰子饼承载着我一段甜蜜的记忆。
第一次来厦门是在我三岁的时候。外公外婆带我下了火车,第一站就去了八市。还记得外公外婆说那边的海鲜新鲜也便宜,我便随着他们一起去了。第一次看到那么大的市场,菜品应有尽有,和家乡的菜市场天差地别。走着走着不知从哪儿传来阵阵饼香,我的肚子开始“咕噜咕噜”地叫了。我拉了拉外公的衣角并示意他我有点饿了。外公和我东望西望,寻找着香味的来源。顺着味道,我拉着外公往一个小巷子走去,在巷子里确实看到了一家做饼的小店。“没错!就是这家。”我心里十分肯定,就是这家饼店传出来的香味。走近一看,没想到有这么多种饼,于是我又开始纠结要吃哪一种?“想吃哪种呢?”外公弯下腰,轻声地问我。我指指左边又指了指右边,实在不懂要吃什么,都好想吃,可是又吃不完。我拉了拉外公的衣服,对外公说:“外公,我就要那个,那个看起来像太阳的。”吃了一口饼,甜甜的,确认过味道,是我喜欢的。外公看我吃得特别开心,露出了微笑,我问了问外公:“要吃吗?”他看着我笑着摇了摇头,问了句:“好吃吗?”我开心地点了点头。后来外公告诉我那个看起来像太阳的饼叫“椰子饼”,那也是我第一口厦门味道。从此开启了我在厦门的生活。
那时,我们就住在八市附近,每天外公都会给我买椰子饼吃。后来搬了家,吃的都是一些名声特别大的牌子的椰子饼,但是都没有那家小店做的好吃,直到我上了大学……刚开学的时候我们正在军训,爸妈担心我不能适应大学生活,才开学三天就从厦门开车来泉州看我。他们特意跑去那家小店,买了一盒椰子饼带给我。吃过一口,还是那个甜甜的味道,还是那个我喜欢的味道,还是那种甜甜的感觉。
那个像太阳的饼,外面口感酥酥的,中间的椰蓉软软甜甜的,吃下一口给人一种幸福的感觉,就像太阳一样暖暖的。
(作者系泉州师范学院陈守仁商学院2017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