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泉州市被确定为福建省军转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试点。开展试点工作以来,泉州市依托泉州师范学院,积极探索融入式+插班授课、集中授课、跟岗实训、导师制等“1+X”培训模式,并于2018年6月开始在福州、漳州、龙岩、厦门、莆田等六地市推广实施。截至目前,共完成三期培训,198名学员顺利结业。
培训方式突出“一核多元”。一核:即融入式,从每个专业二、三年级开设的课程中精心选择8-12门既有专业特色又契合岗位需求的核心课程,编制军转干部专用教学计划,通过为期一年的脱产教育培训,有效帮助军转干部提升人文素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专业技能,促进人岗相适,实现军队人才向地方经济建设人才转变。多元:插班授课,以全日制方式分别插班到相应专业的二、三年级修读专业核心课程并参加考试,成绩合格则取得该课程的学分。跟岗实训,寒假期间安排15个工作日进行跟岗实训,今年共安排10名市直单位学员到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的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42名县(市、区)学员到26个市直对口单位跟岗实训。导师制,各专业共选派100多名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导师,帮助学员制定修读计划,指导学员每周学习,及时掌握学员学习情况、培训动态。
培训空间用足“一堂多地”。一堂:把集中授课作为主要方式,灵活运用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辩论式、访谈式等方法进行授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围绕时政与理论、创新创业、心理保健、闽南文化等领域举办专题讲座,拓展学员视野。多地:现场教学,充分利用省内外人文历史名胜和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学员前往永春、安溪、漳州等地开展《闽南文化传承与创意发展》现场教学。远赴上海“中共一大会址”、重庆渣滓洞、白公馆、长汀县瞿秋白烈士纪念馆、上杭县古田会议会址、东山谷文昌纪念馆等地开展《传承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异地培训,组织学员到华东政法大学、重庆大学、苏州大学等开展不少于一周的异地培训,让学员领略国内著名高校的大学精神、人文氛围、教育特色等,提升精神境界。
培训管理落实“一制多考”。一制:研究制定了指导检查、沟通交流、解决问题、定期通报、考核评价等一整套培训工作机制,有效地促进校地联系,提升管理水平。多考:专业核心理论和技能课程的考核由承训学院按规定进行;专题讲座由泉州师院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量化考核;跟岗实训由跟岗单位和带队老师共同负责;结业考核由泉州师院会同市退役军人局共同组织,考核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学习成绩、集体活动、能力提升、培训纪律等情况。全年培训学习达不到规定学分的不予评先评优。(谢家怀)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