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斌)27日,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在福州召开连横《台湾通史》转译白话文项目专家论证会,正式启动《台湾通史》转译白话文项目。该项目由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牵头,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集美大学、泉州师范学院和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两岸高校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
《台湾通史》是中国国民党原主席连战祖父连横先生积数十年之力,搜集有关台湾的文献、档案和传闻,仿司马迁《史记》体例写成的史书,它是台湾历史上第一部按通史体例撰修的史书。1920年11月至1921年4月《台湾通史》分上、中、下三册在台湾出版,全书共88篇36卷,约60万字,另附表目101项,记叙了台湾起自隋代终于1895年因《马关条约》被迫割让的历史,尽录上下千年台湾之事,第一次对台湾历史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
专家论证会上,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陈秋平、福建人民出版社负责人、福建省连横文化研究院创办人连明富等近20名来自闽台两地的专家学者就项目主旨、工作机制、编撰思想与文体风格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交流论证,提出要高标准完成编撰工作。
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今年恰逢《台湾通史》首版100周年,启动《台湾通史》的白话文转译编写,有利于两岸青少年普及历史教育,体现两岸同源一脉的历史渊源、凝聚两岸同胞集体记忆、筑牢青年台胞文化认同基础,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要以树立青年台胞正确的历史观为导向,将《台湾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和总结,融入到白话文的转译与注释内容之中,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框架,确保准确性和权威性。
原文链接:
福建日报:
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103/29/content_60864.html
学习强国: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9966770522978242106
中国网:
http://fj.workercn.cn/33252/202103/29/2103290845111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