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时间:2013-11-24浏览:530

  

 

日前,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度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和培育名单的通知》(闽教科〔201351号),以我校为牵头单位建设的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2013年度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是以我校为牵头单位,联合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音乐学院、台湾屏东教育大学、泉州市南音乐团、新加坡城隍艺术学院等境内外机构,汇聚海内外南音高端人才等资源组建而成,培育建设期间获得了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指导和支持。中心自组建以来,自觉服务于国家和区域文化发展的战略需求,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使命,确立了“三大重点任务、五个协同研究方向”,遴选22个系列研究课题,提出将中心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南音研究学术创新体,构建区域文化传承和发展战略决策的高端智库,搭建南音国际交流对话平台,实施南音抢救保护工程,建设南音高端人才培养基地等建设目标。
此次“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是学校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喜事,是我校发展历程中又一新的里程碑,体现了省、市各级政府对我办学成绩的充分肯定,标志着学校内涵建设取得了新突破,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更意味着学校未来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也将承担更重要的责任与历史使命。近年来,我校办学定位明确、办学思路清晰,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办学特色日益凸显。此次被认定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省、市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合力支持的结果。
据悉,“2011计划全称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985”工程之后第三个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性计划,该计划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旨在突破高校内外部机制体制壁垒、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福建省于201211月正式启动实施“福建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此次认定的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共有15个,另有10个协同创新中心为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对象。在认定的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以新办本科高校为牵头单位的协同创新中心仅有2个,分别是我校和福建江夏学院,其余均以省重点建设高校为牵头单位。
(科研处 音乐与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