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明莅校讲学

时间:2013-12-02浏览:541

  


 

11月21日上午,我校“2013闽南文化学术活动月”系列讲座在孙中山第二学术报告厅开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明研究员做了“关于文化产业研究的一些体会”的专题讲座。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师生共350余人聆听讲座。讲座由教务处处长黄科安教授主持。
张晓明主任首先从解释文化产业概念谈起,提出文化是一个历史形成的概念,分别阐述了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五个发展阶段,使师生得以更好的理解文化产业的这两个历史维度。他从经济全球化的结构分层趋势、文化产业的全球不对称竞争趋势、全球文化产业竞争去国家化和大城市化趋势三个方面分析了全球化条件下当代文化产业新特点。其次,他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下一个十年的机遇,即文化产业将作为消费者服务业、生产者服务业、数字内容产业、一个城市化产业以及一个全球化产业的五大发展机会。再次,在谈到文化产业面临的形势时,他以详实的数据进行比较指出,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071亿元,按同口径和现价计算只比上年增长16.5%,相对于2004年到2010年年均23.6%的增长率,增长速度下降,发展进入拐点。目前的文化市场总体呈现“短缺”与“过剩”并存的状态,产业发展面临转型,因此,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已经成为改革的主线。最后,他从回归市场、开放市场、建设市场三个方面分析了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的理解。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幽默风趣、深入浅出、论述精辟,多次得到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讲座后,部分教师就文化产业方面的相关问题向张晓明主任请教,他都细致耐心的逐一做了详细的解答。
张晓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兼职研究员。《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主编。《文化蓝皮书: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主编。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起草小组专家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哲学、经济伦理学、文化哲学、文化产业理论。发表有关论文及专著若干。主要代表作有:《伟大的共谋—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关系研究》(专著)、“中国市场经济的制度整合与伦理道德建设”(论文)、“网络时代大势: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汇流”(论文)等等。
    (闽南文化研究基地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