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背景/微专业简介
在新时代“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背景下,人们健康意识日渐增强,对药膳康养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旺盛。本微专业融合了中医学、中药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学等多学科知识,聚焦于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饮食养生理念,开发具有保健、调理、预防疾病功效的药膳产品,旨在培养能在健康管理、餐饮服务、养生保健等领域从事药膳研发、制作、推广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药膳康养微专业依托制药工程学科优势,结合闽南特色中医药资源、“食疗治未病”理念,设置“理论+实践”课程体系,旨在为中药学毕业生提供“药学+康养”复合技能升级通道,助力学生抢占大健康产业就业先机,培养“懂药、善膳、精健康”的应用型人才。
2.培养目标
知识拓展:深化中医基础理论、药食同源原理,掌握药膳配伍禁忌与四季养生方案设计。
技能提升:熟练药膳制作工艺(炖、煮、蒸)、现代营养学技术及健康功效评价方法。
产业赋能:熟悉药膳市场分析、品牌运营及中医药文化传播策略,对接康养产业岗位需求。
职业发展:为健康管理师、药膳调理师、康养产品研发等职业提供专项能力认证。
3.课程安排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开课学期 |
1 | 中医基础理论 | 2 | 32 | 秋季 |
2 | 健康管理学 | 2 | 32 | 秋季 |
3 | 营养与健康 | 2 | 32 | 秋季 |
4 | 药膳食疗学 | 2 | 32 | 春季 |
5 | 闽南特色药材与药膳开发 | 2 | 32 | 春季 |
6 | 药膳制作综合实践 | 2 | 32 | 春季 |
4.课程介绍
《中医基础理论》:系统讲解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中医学核心理论,帮助学生建立中医思维,为药膳配方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健康管理学》:介绍健康监测、健康状况评价、健康干预,明确健康管理与药膳康养的内在联系,有效利用药膳进行养生保健。
《营养与健康》:阐述人体必需营养素功能及膳食与健康的关系,关联药膳特性,培养基于营养学的药膳设计能力。
《药膳食疗学》:核心课程,讲解药膳食疗理论、食材与药材搭配原则,传授针对不同体质和病症的辨证施膳方法。
《闽南特色药材与药膳开发》:挖掘闽南道地药材(如茯苓、余甘子)及传统药膳(如姜母鸭、四神汤),培养地域特色药膳产品开发能力。
《药膳制作综合实践》:实操核心课程,通过分组制作补气、健脾等功效药膳,强化配方设计与烹饪技能,提升独立实操能力。
5.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由泉州师范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组成,涵盖中医学、中药学、食品科学等多个领域。团队成员兼具理论研究与行业实践经验,部分教师拥有康养企业合作项目经历,能将产业前沿动态融入教学,确保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紧密衔接。
6.教学方式
采用“集中授课 + 线上学习 + 实践操作” 相结合的模式:
集中授课安排在周末、节假日或课余时间,每次 2 小时,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深化理论认知。
线上学习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自主完成课程视频观看、在线作业及互动讨论。
实践环节包括《闽南特色药材与药膳开发》的实地调研(走访闽南药膳馆、药材市场)和《药膳制作综合实践》的实操训练,强化动手能力。
7.招生要求
我校在读全日制本科学生,专业不限。
对中医药文化、食疗养生感兴趣,具备一定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意愿。
每学期限报名1 个微专业,所修读微专业未完成者不得申报第二个。
8.录取流程
学生可通过化工与材料学院网页阅读招生简章,也可加入药膳康养微专业咨询群,咨询相关老师,了解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招生要求等具体信息,提交微专业招生报名表(可通过学校教务处官网下载)。
教学团队根据报名情况进行资格审核,择优录取(若报名人数过多,可能增设简单面试环节)。
录取结果通过学校官网或短信通知,学生按要求完成缴费及选课手续。
9.学费信息
学费按120元/学分核算,具体标准以学校财务部门公示为准,费用包含课程教学、实践材料、考核等环节支出。
10.开课单位介绍
本微专业由泉州师范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主办,学院拥有制药工程校级一流专业,具备完善的实验室和实践教学资源,在中医药研发、食品科学等领域拥有扎实的学科基础,为微专业提供优质的教学保障。
11.报名时间
2025年9月1日-2025年9月16日
12.招生咨询(联系人,联系电话,招生咨询qq群号,二维码)
联系人:林钰芳 电话:0595-22919562
招生咨询qq群号:76861679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