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下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著名哲学史家陈来教授应邀来校讲学。他围绕“朱子学与王阳明学的现代意义”这一主题,对儒家学说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让到场的近千名学子感受到:国学经典是相伴一生的良师益友。该讲座由科研处、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闽南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林华东副校长出席了此次讲座。
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师从国学大师张岱年、冯友兰先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宋元明清理学、现代儒家哲学,主要著作有《朱熹哲学研究》、《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宋明理学》、《哲学与传统:现代儒家哲学与现代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等。
陈来教授着重讲述了朱子学和阳明学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在学习精神上,朱子认为学习作为一种根本的人生态度,需要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思考来了解社会和世界,使人们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终身学习,从而获得快乐和满足,为世人提供了道德学问的思想体系;其次,在教育理念上,从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角度看,朱子学强调经典学习,特别注意普通学子对经典学习的需求,支持道问学与尊德性相统一,并与个人涵养修身相结合,超越专门知识,追求对整个世界而不是个体世界的理解,追求德性和知性在中国的发展,对今天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再次,主敬伦理上,作为人们内心的一种状态,要求人们专一谨畏,不放义,不仅要随事而行,而且需随处而行,朱子学的主敬精神为传统到现代的工作伦理提供了现成的资源。最后,在实践哲学方面,与朱子学相反,阳明学更注重实践。这种行动、活动和感性实践精神合乎19世纪以来实践的演化,对于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骆丽虹 指导老师 李广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