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竞赛参赛选手来自全市十二个县(市、区)和市直学校推选的227名中小学信息技术、图书馆、理、化、生、小学科学教师及实验员和管理员,其中物理学科42名,化学学科44名,生物学科42名,信息技术45名,图书馆31名,小学科学23名。
比赛分为实验操作技能竞赛、图书管理技能竞赛和信息技术技能竞赛三个项目分别进行。三个项目的竞赛均分为理论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本次竞赛活动历时长、牵涉面广、对组织管理及相关专业技术要求高,是泉州市面对基础教育的一次大规模、高规格大型岗位练兵活动。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培训选拔阶段、教育技术技能竞赛阶段和总结表彰阶段。第一阶段的培训工作安排在暑假期间(7月12日—8月21日)进行,来自泉州市各县(市、区)中小学校共1158名相关学科中小学教师,按学科分作6期在该校先后接受了相应培训。第二阶段则是刚结束的由各县(市、区)选送优秀选手参加的竞赛。截止至12月18日,所有三个项目的比赛均告结束。
学校党政领导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认为这项工作是对学校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的一次检验,是一次难得的学习锻炼的机会,同时也是学校践行“立足泉州 服务地方”办学宗旨的实际体现。为此,在6月23日,林华东副校长专门组织召开了专题协调会,指示继续教育学院协同校部机关和相关二级学院要密切配合,严格按照主办方的相关要求,制定周详的培训计划和竞赛方案,全力做好本次活动的培训和竞赛组织工作。林华东多次亲临培训、竞赛工作一线,及时了解培训和竞赛工作进展情况,并对相关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为了使整个赛事能够起到“优中选优、树立标杆”的作用,还要达到“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促进全市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同时确保这项赛事各个环节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平性,作为承办方的继续教育学院不仅频繁地与主办方沟通协商,还经常性地召集学校相关部门和相关学科二级学院负责人进行集体研究,共同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竞赛组委会相关领导始终高度关注并密切跟踪本次竞赛活动的各项进程。在主办方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学校相关部门的大力协作和共同努力下,本次岗位练兵竞赛活动最终得以成功举行,完满完成了主办方委托的重任,取得了预期成效。
(继续教育学院 吴世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