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泉州师院将培养闽首批特殊教育本科生

创建者:06045时间:2006-11-08浏览次数:472

  

作者:陈丽萍姚炳辉 2006-3-20 

今年,泉州师院将面向全省招收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30人,这意味着我省将有首批自己培养的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

“特殊教育专业被我们学校列为办学特色。”泉州师院教育科学学院黄伟民院长称,省内高校中只有师院有这个专业,这也是省内惟一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基地。

1988年,我省决定在泉州师范学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并开始招收学生,当时为中专层次;2001年后,这个专业招收“高职单招”考生;2004年改成普高招生,仍为大专;2005年停招一年;今年,特殊教育专业将面向全省招本科生,计划招生30人。

据介绍,特殊教育专业虽几经变革,师院仍坚持“扩大和提高特殊教育的规模、层次和效益”,为的是把“师院的特教专业办成福建省特殊教育的教学、科研、信息和师资培训中心”。

泉州师院特殊教育专业的定位是为全省特殊学校培养师资,为特殊人群(聋、哑、盲等残疾人)服务以及负责特殊教育学老师的继续教育。目前,师院这个专业师资队伍比较成熟,与省内特殊学校、省外高校特殊教育专业都建立联系,师院建立了听力测试与康复实验室,目前正准备设立感觉统合实验室。

“应该说,近年来特殊教育逐渐得到重视,社会认识在提高,对特殊教育的投入也增大了。虽然面临着一些困难,但我们的特殊教育专业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中。”黄院长说。

 另外,据市残联提供的一项统计,目前泉州市残疾人总数有25.4万人。有关方面因此呼吁,残疾人的教育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同时,需要一支专业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

 深度分析:

  特别的爱有特别的难题

(1)    困境:招生人数下降因为考虑学生将来就业

(2)    泉州师院特殊教育专业今年原定招生50人,后来降为30人,这是为何?师院教育科学学院黄院长说,减少招生数的原因之一,是学校必须考虑学生将来的就业问题。

据介绍,师院以前培养的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有的进入普通小学任教,有的到私立福利性、慈善性学校、机构就业,当然也有一些学生从事非师范行业,这是特教专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之一。

“特殊学校基本都已经满员或超编,造成这些真正经过专业培训的学生无法进去工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人们似乎习惯于直接面对面帮助残疾人,帮助个体,许多人没有意识到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帮助的是整个社会的特殊人群。”

黄院长认为,培养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很有必要,学生学习手语、盲文及行为矫正等知识,能更好地帮助聋、哑、盲等残疾孩子健康成长,让他们能接受教育,对残疾儿童的健康成长充分重视了,社会才能协调发展。

2)思考:设立特殊学校不是解决特教的最好方法

泉州师院教育科学学院曾雅茹副院长认为,如何面对一个智力障碍或身体残缺的孩子,按一贯的思路,我们以前主张给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送他们到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掌握生活自理能力,学会一些沟通技巧或谋生手段,以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她说,专门学校在解决有障碍儿童的教育问题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这主要是从教育的医疗角度考虑,看看他们哪里不好,有障碍程度的轻重,然后进行相应的“治疗”;然而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将障碍儿童圈在特殊教育学校里,却是不适合的,因为这些孩子长大以后还是要接触社会,当他们从一个隔离的小世界进入复杂的大社会时,在人际关系、合作沟通等方面都会面临很多问题。

“近年来,残疾儿童已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设立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不是解决特殊教育的最好方法。”曾副院长说。

她介绍,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随班就读”,主张轻度残疾儿童,如果适合的话都纳入普通学校,共同接受普通教育,促进学生参与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减少和避免被排斥的状况。

这种情况下,随班残疾儿童与其他孩子一起上课,一起玩耍,班上除了讲课的教师外,还有几位辅导教师专门帮助有障碍的儿童,辅导教师在授课前接受正规的培训。

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师院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考虑。小学本科教育专业学生从2003级起,要修满10个学分的特教课程;同时,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同样也要学习小学教育的基础专业知识。

“我们希望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将来有一定的技能和心态,能包容随班就读的特殊孩子,我们也希望我们特教专业的学生除了更深层次的专业技能外,以后能从事小学教育,走进小学课堂。这样才能把教育做得更精致。”曾副院长说。

3)数据:残疾儿童九成入学鼓励残疾儿童进普通校读书

316日至17日,泉州市教育局正开展全市特教学校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市教育局初幼教科负责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特殊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市目前有10所特殊教育学校,2005年全市招收义务教育阶段三类残疾儿童(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新生1405人,义务教育阶段三类残疾儿童在校生9650人,包括随班就读、辅读班和特教学生在内,全市三类残疾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2.8%。

据分析,特教专业毕业的学生没法进入特教学校是现有问题与学校编制的矛盾:随着计生政策的落实,特别是优生优育的实现,我市盲聋学生数呈逐年减少趋势,生源在减少;特教老师大多比较年轻。

“晋江目前按片区在普通小学中设有五个辅读班,招收特殊学生就学,这主要是从家长方便和经济的角度考虑,家长接送孩子方便,孩子也不用全寄宿。”泉州市教育局初幼教科负责人介绍,辅读班的教学业务受所在小学、晋江特殊学校双重管理,让特殊孩子们随班就读,可以让他们与社会多接触,提高生活自理、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学校师生对这类学生也比较照顾。

“孤独症孩子的教育往往必须是‘一对一’的,由于其特殊性,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师资和投入来办学,有的家长自发性地办学校让孩子接受教育。”该负责人说,在不影响大部分孩子学习、残疾儿童又能适应的情况下,鼓励让残疾儿童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程春兰是1999年考进泉州师院特教专业的,2002年中专毕业时她回了三明大田老家。“大田没有特教学校,虽有特教班但早有老师了,比我早一级的师兄师姐都进了普通小学当正式老师,我没赶上趟,成了代课老师。”

 

2004年初,孤独症孩子小A的父母听说泉州师院有特殊教育专业,联系了学校,希望能找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当小A的家庭教师,春兰接受了这份工作。

春兰在2005年年底辞去了家教工作,小A已经上幼儿园了,小A的妈妈也在接触孤独症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成了“专业人士”。如今,持有教师资格证的春兰在晋江某小学当语文老师。

“我也挺想回到特殊教育学校去,毕竟我是学这个专业的。接触了社会上需要帮助的残疾人还有一些孤独症儿童后,我觉得我们特教专业招收本科生还是很必要的,这样可以往深、专的角度发展,发挥作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蔡老师去年从特殊教育专业毕业,但他没当过一天特殊教育老师,而是成了一名中学心理咨询老师,他认为,从事特殊教育的人士都要面对这样两个现实的问题:待遇和社会认可度偏低,这就导致从事特教事业人才显得匮乏。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特殊教育的发展缺少人文的关怀、福利机构制度的不完善,困难重重。

4)声音:专业是自己选的“我们会坚持在特教一线”

泉州师院特教专业的8名学生正在泉州残疾人康复中心实习,即将就业时,谈及专业,她们有什么感想:

陈贵凤:毕业后自己会从事特教行业,系里比较重视学生的教学实践,经常安排我们进行实习,每一次实习都有很深的感触,而且都加深了我要从事特教这一特殊职业的决心。

魏涵梅:系里要招本科生,自己觉得有点遗憾没赶上好时光,要是晚几年来念的话,自己也有机会读本科的。现在大专毕业出来,就业压力比较大,但动力也是有的,工作会找与自己专业挂钩的,私立机构也可以,只要使自己能力能得到锻炼,毕竟这是自己最初的选择。

林艳艳、郑传烨:觉得本科教育是有必要的,教师尤其是特教老师是一个需要多方面人才的职业。虽然目前自己工作还没定下来,公立的编制也大多满了,但目前私立学校比较多,像福州就有很多自闭症的私立治疗中心,就业机会还是比较多的。

占燕燕、江妍:我以后会从事特教这个行业,觉得自己各方面都需要提高,这样子对孩子有帮助。至于就业,可能会去自闭症医疗康复中心,虽然就业压力大,但适合自己的一定会去。

 

林燕燕、温淑贞:当初是自己选择这个专业的,就业单位目前还没定下来。记得进大学的第一天,老师就告诉我们,作为特教老师需要“五心”,即:爱心,耐心,恒心,细心,信心。我想我会朝这个方向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