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早报:校园骗术 招招见“分解”

创建者:林伟荦时间:2010-09-30浏览次数:36

  

 最近一段时间里,随着高校陆续开学,大学生上当受骗,落得“倾家荡产”的案子时有发生。并不高明的骗子为何在大学生身上能够屡屡得手呢?通过记者调查走访发现,皆因被骗的大学生对陌生人的求助或推销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

  在看似平静的校园里还是不时有学生上当受骗,而不法分子的骗术却早已经是几十年前就有的老招数了。但面对老骗术还是有人频频受骗,骗子们往往利用学生单纯的心理或是急于赚钱贪小便宜的心理进行诈骗。记者走访多家高校后收集到多个校园受骗案例,并采访了高校领导以及辅导员为学生们敲响警钟,支招破解骗术。

  一 推销商品,假钞骗真钞

  ●案例重现:

  一女骗子以学姐的身份到女生宿舍去推销紧俏的真皮背心,并说优惠价108元,但诚心交朋友只收整数100元。行骗者事先就在衣兜里装好一张100元面额的假钞,买皮背心的女生付100元的真钞,行骗者接过去往衣兜里一插,马上又拿出来还给对方说:“最好付零钱。”纯朴的学生万万想不到瞬间返还她的钱已经不是她刚才付的那张真钞了,又拿了两张50元付给对方。等得知上当时,追行骗者已经来不及了。

  

  ●见招拆招:

  华侨大学派出所林所长:在此种情况下应该首先确认其身份是否为本校学生,不要贪图小便宜而被“跳楼价”商品诱惑并放松了警惕。在交易时更应注意其是否偷偷做过手脚,凡是涉及钱财的交换都应当多留一个心眼。千万别让真钞给掉了包。

  二 利用关系,寻机盗窃

  ●案例重现:

  一外表单纯的女生到陈某的宿舍声称是其室友李某的初中同学。故作热情大方,攀谈中,声称此次特意来找李某,一同出去搞点“社会调查”,为撰写一篇论文搜集资料。陈某深信不疑,告诉对方李某“今天出去办点事,要明天才能回来”,并热情地陪此人到餐厅用餐,当晚还让其住下等李某回来。第二天,学生宿舍内一片狼藉。该女子在盗得几百余元现金及两部笔记本电脑、一部MP3和一部MP4后便逃之夭夭。 

  

  ●见招拆招:

  泉州师范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辅导员聂莹:这可谓是引狼入室,都是利用学生的心地都比较善良,容易轻信他人。提醒学生要树立强烈的防范意识,陌生人上门必须做到有证可寻。可以先联系同学确认是否有其人再作决定。不法分子一旦侥幸得逞,一定要及时通报家长与老师,并且报警。受骗后学生心理受到一定的伤害,家长和老师应当安慰关心学生,对他们做好心理疏导。

  三 谎称落难,求助行骗

  ●案例重现:

  某高校2007级学生孙某,在学校门口遇见两名自称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两名“香港”学生声称自己赶不上飞机,行李都被同学带走了。身上什么都没有,问孙某是否能借电话打给老师。孙某看其打扮学生样,而且外表很斯文,没有多想便把手机借给了他们。在讲了几句之后,这个学生便把手机放在孙某耳边说他们老师有话对他说。电话那方称自己是这名学生的老师,请求孙某把现金借给这个学生。并问孙某的银行卡号,声称一定把钱还给孙某,还给孙某留了一个香港的联系电话。孙某出于好心,加上两名学生表现得极其可怜,便大方地将银行卡内的3000余元取出交给他们。之后这两名学生便音讯全无,老师号码也变成空号。

  

  ●见招拆招:

  华侨大学文学院党总支书记李辉:其实这已经是很早的老招数了,但还是屡屡会有学生上当受骗。这就是诈骗分子利用学生单纯善良的特点进行诈骗。可以查看其证件并多做询问,但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最好尽量避免单独处理,若是真要求助可以联系学校保卫处或是派出所。切勿因为一时同情便把自己的财物特别是银行卡给予对方。

  五 网络交易,小心中计

  ●案例重现:

  一网络商家在网络上发布消息称有一装备精良的游戏号要低价出售。学生陈某看中了这个等级颇高的游戏号,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决定以5000元成交这个声称价值一万元的游戏号。随后,该商家要求陈某先转账2000元押金,并把身份证等证件照片出示给陈某看以取得其信任。陈某犹豫之后还是将2000元现金转入其账户中。付款之后,该商家迟迟没有与其联系,陈某发觉事情不妙,经过一番追查后才得知证件号码全部是假的。

  

  ●见招拆招:

  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郭秋月:犯罪分子往往利用学生较低的警惕心理和一些人贪图小便宜的心理来作案。遇到诸如此类事件,学生应该多给自己留一个心眼,多经过一些证件的验证,不要轻易相信网络商家。万一不小心上当受骗应当上报学校,以免更多的人遭遇同样的事情。

  四 高薪招聘,设置骗局

  ●案例重现:

  看到学校的广告栏上贴着一个报酬丰厚的兼职广告,某大学2008级学生林某便和宿舍的几个同学一起商量准备去面试。招聘现场人数不下100个,在招聘公司所指定的地点面试完之后,面试公司要求每个人上交100元的培训费和保证金以免学生反悔不做。林某交完100元之后再次询问面试公司何时上班,面试公司说还要再一次进行培训。经过了一个星期,林某及其舍友都没有收到培训通知,遂打电话过去询问,谁知电话再也打不通了。事后林某和宿舍几个同学只好自认倒霉,认为100元也不是很多,便没有去追回,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见招拆招:

  泉州师范学院政治与发展学院辅导员洪盈盈:千万别被广告所迷惑,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切忌存任何侥幸心理。这类的虚假招工广告,往往以优厚的待遇和工资报酬诱惑没有经验的学生。对于先让交报名费、培训费的招工,要提高警惕,让对方出示证件和公司的注册号码等,利用网络或各种部门确认公司的真伪,防止被骗。在招聘时不要将本人的身份证等有关证件随意交给招工者,防止被骗子所控制,受逼迫交出钱财。

 

原文地址:http://szb.qzwb.com/dnzb/html/2010-09/15/content_2023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