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晚报:异类动物相处 日久也会生情

创建者:林伟荦时间:2010-11-29浏览次数:41

  

趣 闻

六只小狗和两只“猫兄弟”

近日,当记者来到东园镇东园村溪尾332号林女士家中时,她家中的小猫咪正在进餐。而为它们提供食物的,是一只狗妈妈——“小白”。

当小猫咪淘气地拱到“妈妈”身边张开小嘴时,“小白”习惯性地躺下,张开后腿,以便让“猫孩子”能舒服地进餐。进餐完毕,小猫咪还不忘蹭到“妈妈”嘴边撒娇一番,“妈妈”则疼爱地用嘴巴轻轻地碰一下“猫孩子”,送给它一个吻。

“刚开始哪有这样哟!”林女士说,两个月前,朋友送来一只两个月大的小猫咪。也许是因为离开猫妈妈和小伙伴,来到陌生环境,加上刚刚断奶,小猫咪一个劲地“喵喵”叫唤,很是可怜。林女士就把小猫咪“介绍”给刚做妈妈的“小白”。可刚做妈妈的“小白”自己就有6只可爱的狗宝宝,根本就是心无旁骛,甚至还呲着牙威胁小猫咪。林女士耐心地对“小白”说,小猫咪也是自家的“成员”,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它。这样“教育”一番之后,“小白”还真听了话,不但不凶了,还允许林女士把小猫咪放到自己的奶头边吃奶。过了一两天,小猫咪不但获得了狗妈妈的首肯,也得到了6只“狗弟妹”的接纳,顺利地成为大家庭中的一员。后来,林女士又从朋友那里领来一只小猫咪。这只小猫咪也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小猫早就应该断奶了,可我还担心‘小白’不答应呢。”林女士告诉记者,如今,狗妈妈领着6只小狗和2只小猫咪的有趣景象,常常吸引着左邻右舍前来看稀奇。


分 析

动物也有关爱的心性

“动物尽管种类不同,可是完全有可能成为朋友。”泉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实验师陈朝阳认为,多数动物和人一样,有着关爱的心性。狗妈妈看到小猫咪可怜,会生出恻隐之心,转而让小猫咪“分享”母爱。类似事件在动物园里也会发生,比如老虎妈妈会给小幼狮喂奶。另一方面,许多动物也很聪明,有时会与周围的环境保持协调,甚至刻意模仿人的行为。如果动物主人心地善良,往往能在行为、动作方面对动物起到潜移默化的感化作用,使得不同物种的动物也能和谐相处甚至互相产生“亲情”。此外,一些行为则是动物的习惯使然,用人的眼光来看不怎么好理解,比如杜鹃会把蛋下在别的鸟的巢里。杜鹃幼鸟生长快,并且有一种本能就是主动把寄主家的鸟蛋或者幼鸟挤或推出鸟巢。而鸟妈妈往往还会把杜鹃幼鸟抚养大,甚至体型比自身大了还在习惯性地喂养。

一些动物之间的敌对行为,实际上是它们长期“学习”的结果。比如,猫并不是天生就会抓老鼠的,尽管“学习”之后学会了抓老鼠,老鼠也在“学习”中将“猫会吃老鼠”这一教训“代代相传”。但到了现代,很多猫缺乏“学习”,捕鼠功能退化,多数老鼠也就不怕猫了。再比如老虎,以前的环境造就了这种“森林之王”,但如今在动物园里的老虎,因为缺乏“学习”,如果没有接受训练,连牛甚至鸡都不敢去捕猎。

动物之间成为朋友甚至产生亲情,并不是没有“底线”——食物、空间和配偶权方面不能产生冲突。“除非是像老鹰和蛇一样的天敌,否则动物在食物、空间和配偶权方面不存在冲突的话,是不会互相攻击的。”陈朝阳表示,东园镇这只狗妈妈和小猫咪之间并不存在食物之类的冲突,因而能“日久生情”;反之,如果两只公老虎与一只母老虎共处一地,两只公老虎之间就不大可能和平相处。而动物“异类”之间和谐相处甚至“日久生情”,往往是在人为营造的环境中才可能存在。

原文链接:http://szb.qzwb.com/qzwb/html/2010-11/29/content_2273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