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学校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启动“十三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一年来,全校师生同心同德,攻坚克难,喜讯捷报频传,学校事业持续向前发展:启动综合改革,谋划“十三五”发展蓝图,南音新作《凤求凰》成功首演后参加第六届福建省艺术节展演荣获一等奖第一名,入选“福建最美高校”十强,继续获评省级“文明学校”,获评“全国先进社科组织”。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成果丰硕。让我们回眸2015,共同盘点这一年的精彩,回顾这一年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词……
【2015年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改项目 就业创业 毕业典礼 科研项目2011协同创新中心 科研平台 学术活动 林毅夫 合作协议 凤求凰 亚艺节 闽南文化 优秀拔尖人才 人才培养项目 外事活动 校庆 后勤管理 为师生办实事 资产管理 三严三实 学习贯彻五中全会 组织建设 抗战胜利70周年 思想政治教育
一、人才培养
【研究生教育】全国首批南音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泉州师范学院毕业,首届7位艺术硕士研究生全部顺利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书法专业首次招收8名书法硕士研究生。音乐与舞蹈学院龚静获得第五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比赛研究生独奏组二等奖,林鑫、郝杰获得研究生独奏组三等奖。
【专业建设】新增制药工程、海洋技术及商务英语三个本科专业,目前我校全日制本科专业已达58个。学校委托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对全校53个本科专业进行实地考察、评估。
【教改项目】信息技术实验室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至此,全校已有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5年获得福建省教育厅各类教改项目资助经费共计491.5万元。
【就业创业】2015年共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2项,省级项目42项。泉州师范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更名为“泉州师范学院浅水湾大学生创业园”,目前已有入驻项目49个。获批泉州市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支持建设项目,并获得18万元市级补助资金。我校陈文彬同学获得省级创业资助5万元,叶宏坚、陈虹萍同学获得福建省“创业之星”提名奖及2万元奖励,多个项目入围2015年泉州市创业扶持项目。我校2015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97.24%,年底签约率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0.58个百分点。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刘顺理同学从事兰花网络经营,每年平均营业额为600多万元。
【毕业典礼】举行2015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校长李清彪亲自为毕业生行拨穗礼。学校请所有毕业生吃饺子,给予毕业生们殷切期望。
二、科学研究
一年来,学校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李清彪教授增补为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委员会副主席,王珊教授增补为泉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首次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
【科研项目】厦门大学和我校合作申报的“基于生物模版制备集成纳米贵金属催化剂的基础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立项,项目负责人是李清彪教授,直接经费300万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余燕忠博士主持的“毫米波及亚毫米波段Bessel-Gauss波束矢量特性分析及其应用研究”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立项,文学与传播学院翟勇博士主持的“万历至康熙年间闽台诗学嬗变研究 ”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年项目立项。李清彪教授、袁俊生教授主持的“电驱离子膜法制革含铬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和装备开发及示范工程”获批福建省发改委2015年专项实施计划和省级预算内投资计划立项(该项目总投资2080万,获批资助经费200万),这是我校首次承担省发改委产业技术联合创新专项项目。李清彪教授主持的“雨生红球藻胁迫生产虾青素的工艺优化及中试放大”获批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袁俊生教授主持的“基于电驱离子膜的海水浓缩制自然盐技术及装备开发”获批福建省海洋高新产业发展专项项目。图书馆陈彬强老师主持的“海上丝绸之路文献目录整理、编纂与研究”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立项。文学与传播学院曾德万、蔡育红老师分别主持的课题“福建汉语方言调查•德化”和“福建汉语方言调查•永春”获批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专项任务”立项。文学与传播学院张灿荣老师主持的“作为人文之城的晋江经验”获批2015年度福建省社科规划重大委托项目。王珊教授主持的“泉州南音演唱水平考级研究”,南音研究中心滕腾、林立策、王州老师分别主持的“南音资源数字化工程的建设”、“南音乐器制作行业的现状调查与研究——以南音乐器制作人为调查线索”和“南音发展与传承的现代化研究”均获批2015年度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2011协同创新中心】王珊教授负责的“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今年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期绩效评估中获评“优秀”等次(全省仅有3个)。
【科研平台】“福建省轻纺化工清洁生产产业技术开发基地”(我校首个获批组建的省级产业技术开发基地,是福建省今年决定重点依托省内高校组建6个技术开发基地之一)、“海洋藻类活性物质制备与功能开发重点实验室”(我校第二个获批建设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体育产业研究中心”(全省仅有3个)、“化工材料绿色纳米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体育产业研究中心”先后落户我校。
【学术活动】举办、承办几十场次各级各类的学术会议、论坛:福建省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会议、“闽台交流合作研讨会”、“海丝文化国际青年学者论坛”(通过《泉州倡议》,并发起成立海丝文化国际青年学者联盟论坛)、第十届全国毫米波、亚毫米波学术会议、“福建省2015年文创论坛”、第二届福建省高校教育学、心理学专业建设协作会议暨福建省首届“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发展论坛”、福建省物理学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福建省药理学会第三次学术研讨会、2015年福建省生态学会学术研讨会、“抗战文艺传统与民族精神传承”学术研讨会、“中国(泉州)体育产业高峰论坛”、“海洋化工高端论坛”、“陈三五娘”传说学术研讨会等。福建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换届选举工作在我校举行,我校黄科安教授担任会长,古大勇教授担任秘书长。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率团到福建调研,召开“一带一路”专家座谈会,我校刘义圣教授受邀参加(全省仅8名专家学者参加)。
【林毅夫】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走进泉州师范学院,开设“解读中国经济”讲座。“虽经济下行有竞争压力,但泉州是一个港口城市,会开船的人顺风会开船,逆风也开船,但我相信泉州的企业顺风发展好,逆风的时候也能发展好。”对于泉州企业,林毅夫教授如是称赞。
三、社会服务
【合作协议】与泉州台商投资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晋江市委组织部等建立校地合作,举办两期非公党务人才订单式培养培训(晋江)班,为地方企业培养“红色CEO”;与泉州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签订《泉州市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晋江市人民政府、龙湖镇人民政府、尊道小学校董会共同签署筹建联合办学协议,创办“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尊道小学”;与泉州市侨联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成为“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合作单位;与泉州清华总裁经济促进会签订《校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部分二级学院与该会会员企业代表签署了12个项目的合作协议);与万利得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泉州师院——万利得材料化学与环境科学技术研发中心”;与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合作共建泉州市“方志书库”;与厦门锐高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校园网建设合作协议》;与泉州监狱签订合作共建框架协议;与厦门建研集团泉州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签订“校企人才战略合作协议”;与福建浅水湾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书》,由福建浅水湾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投资3500万元,合作创建泉州师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园项目及新建“浅水湾大学生创业实训楼”(建筑面积约12000㎡)。承担福建省特教教师专业提升计划培训工作,共培训特教校长161人、教师733人。2015年我校继续教育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招录2756名新生(创下历史新高);该院在保持原有培训业务的同时,又拓展了司法系统、民宗系统干部培训。2015年我校继续教育学院业务收入1265.6万元,突破千万元。
四、文化传承与创新
【凤求凰】由福建“2011计划”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策划、泉州师范学院组织实施,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南音学院、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联合演出的南音新作《凤求凰》于10月11日晚上在泉州梨园古典剧院成功首演。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一行在省委书记尤权的陪同下,到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指导福建非遗保护工作,观看了《凤求凰》。刘延东高度肯定该作品充分体现高校传承创新发展国家文化的作用。该作品参加第六届福建省艺术节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类优秀剧(节)目展演,荣获一等奖第一名,这也是本届艺术节中唯一一部由高校创作有剧情的创新力作。
【亚艺节】由我校美术与设计学院和广州派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设计的“情系亚洲·逐梦海丝”,美术与设计学院陈超淼老师及其团队共同设计的“妙妙”分别当选本届亚艺节节徽、吉祥物。我校南音新作《凤求凰》赴永春参加第十一届中国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音乐与舞蹈学院学子参加了本届亚艺节开幕式合唱《风》和舞蹈舞蹈《瑞彩翩跹》、《海的女儿》3个节目的演出。承办3场亚艺节精品节目展演,韩国金美淑“根”舞蹈团、菲律宾巴杨尼汉舞蹈团、巴西“广场剧团”、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唐山皮影剧团来校演出。美术与设计学院蔡永辉教授编著的《惠女阿芳画说闽南》入选东亚文化之都——泉州系列丛书,该院6位教师作品参加亚艺节组委会主办的“海丝情怀──名家画泉州·泉州名家画”美术作品展,该院参与承办了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国际招贴海报大赛作品展暨“乐享中国——发现亚洲艺术之美”摄影作品展。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炬先生到校作题为“中国音乐之路”的讲座。我校派出253名志愿者参加本届亚艺节志愿服务。
【闽南文化】《中国社会科学报》整版关注泉州师范学院闽南文化研究,副院长、福建省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调创新中心主任王珊教授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王伟光院长莅临闽南文化研究基地(泉州师院)指导工作。《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基地主任、我校副院长林华东教授等专家的研究成果,全面推介闽南文化。出版闽南文化研究专著《泉州学概论》,主办福建省金门同胞联谊会成立三十周年暨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与泉州郑成功研究会合作开展“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身影——郑成功史迹展”。举办“刺桐会闽南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首届闽南方言文化大赛、“闽南美食DIY活动”、首届泉州高校闽南文化微影视大赛、闽南文化展示推介会及第二届闽南语“十佳歌手”大赛等闽南文化活动。文学院传播学院王雪彬和美术与设计学院陈若凌同学编著的《闽南儿童民间故事摘选》手绘本正式出版。
五、师资队伍
【优秀拔尖人才】杨大鹏教授获聘“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程永强、郑长铃、詹其文、钱晓明、林坤灿等5位教授获聘“闽江学者”讲座教授,杨大鹏、王万盈等2位教授获聘泉州市“桐江学者”特聘教授。杨大鹏、陈敏红、陈燕玲等3为教师入选“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黄薇、张小玲等2位教师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14位教师入选第二批泉州市“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累计获批资助金额93万元:李清彪教授入选“泉州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古大勇、吕振奎、许月云、陈秋燕等4位教授入选“泉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孙宏图、陈敏红等2位教师入选“泉州市文化名家”,张小玲、陈少云、陈孝余、林丽芹、黄英艺等5位教师入选“泉州市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王芳教授获泉州市高端海洋课题研究项目资助,刘义圣教授获泉州市金融课题研究项目资助。
【人才培养项目】黄文中副教授入选201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李裕红、王芳等2位教授入选2015年福建省本科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海外高端访问学者项目,古大勇、刘文波、叶增编、刘效梅、马勇、林娈、李淑芬、吕达珊、陈晓霞、陈秀丽、黄梅红、沈娟等12位教师入选2015年福建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刘孝锋、苏连塔、柯跃前、林娈、刘琼华、李志伟、苏冬凉、黄文中、朱云平等9位教师获泉州市优秀人才培养专项经费资助,颜雅英、柯跃前、苏冬凉、孟萍萍、陈超淼等5位教师入选学校中青年教师国外访学项目。
六、对外交流合作
【对外交流】学校与美国密苏里大学、韩国光州女子大学、台湾元智大学、台湾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台湾铭传大学等国境外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接待来自菲律宾、日本、俄罗斯、马来西亚、英国等国家以及联合国的访问团来校访问;学校师生先后有520多人赴境外进行文化学术交流、承担国家公派任务和交流学习;选派18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和国侨办外派教师赴菲律宾、巴西、泰国和印尼开展汉语教学;承办2015菲律宾华裔学生学中文夏令营和2015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福建泉州营,共培训来自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营员146名;接待日本汉语进修团,培训团员13名;设立招收密克罗尼西亚留学生项目,首届招收2名学历留学生;中巴友谊中心招收4名巴西语言进修生来校就读。
【校庆】开展57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举行校校、校地、校企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现场签约21个项目,合作方向涵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为135名学生颁发了38万元奖学金。
七、基本建设
【后勤管理】特教大楼主体结构全面完工,该大楼内外装修已基本完工;海峡学术交流中心完成了市发改委初设审查、概算批复,监理招标已进入市工程交易所招标,施工图预算已进入了市财政评审阶段;引进“全国高校后勤服务优秀企业”、“全国绿色餐饮企业”、“中国高校伙专会先进单位”——中快餐饮集团公司投资250多万元重新装修和经营东海校区第二餐厅。
【为师生办实事】青年教师公寓(公租房)竣工,已有85名教师入住;改造了C区学生公寓的进水管道,保证了C区学生宿舍的供水需求;在诗山校区增加开挖一口机井,缓解该校区供水问题;全面更新教室课桌椅5000位,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通过易班网实现学生公寓网络报修管理,提高了维修效率。2015年共投入650余万元进行各类后勤修缮和改造项目,有效地满足了学校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需要。
【采购管理】截止至2015年12月28日,完成全校货物类和服务类采购预算总金额7,969万元,签订合同总金额7,078万元,有效地满足学校发展必需的资产资源需求。
八、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三严三实】校党委书记游小波为全校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上党课,学校启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接着,校领导李清彪、张舟、高云程为学校党员干部上了党课。全校处级以上干部分成六个小组,开展学习研讨活动,邀请中共泉州市纪委常委、机关党委书记林开通做题为《准确把握反腐倡廉建设新要求防控廉政风险,争做勤廉表率》的专题报告,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领导干部在学习研讨中聚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问题为导向,把自己摆进去,认真查摆,严以剖析,取得了良好成效。12月24日,学校领导班子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
【学习贯彻五中全会】12月25日,我校邀请福建省社科院副院长黎昕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
【组织建设】12月2日,学校召开干部大会宣布干部任职,陈亚兵同志任泉州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邱银富同志任泉州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常委、纪委书记。保卫处副处长郑少君同志由省委组织部派遣到永春坑仔口镇洋头村驻村蹲点。
【抗战胜利70周年】组织全校师生观看阅兵式,我校名誉董事长、菲律宾著名侨领、菲律宾航空公司董事长陈永栽先生受邀登上北京天安门城楼,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国旗班升国旗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汇演、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音乐会,承办“抗战文艺传统与民族精神传承”学术研讨会,邀请著名侨批收藏与研究者黄清海先生举办“侨批中的抗战故事”专题讲座暨抗战侨批珍品实物展。
【思想政治教育】2015年1月获评2014年度全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荣获2015年福建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机构,学校选送的学生工作典型经验材料在福建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高校学生工作委员会2015年年会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我校编著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典型案例赏析》入选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的《高校德育成果文库》。
附件:1.教师风华
2.学子风采
附件1:教师风华
序号 | 教师姓名 | 所在单位 | 获奖名称 | 获奖级别 |
1 | 许月云 | 体育学院 | 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 |
2 | 黄雪生 杜青兰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第五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比赛(教师双钢琴演奏C组) | 一等奖 |
3 | 倪晓云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第五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比赛(教师独奏B组) | 三等奖(第一名) |
4 | 吕小川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入选“第五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 | |
5 | 吕小川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2015年中国漆画展评选 | 优秀奖(最高奖) |
6 | 黄曦农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第七届福建省青年美术作品展览 | 一等奖 |
7 | 郑雪静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首届全国数学微课程竞赛(华东赛区) | 特等奖 |
8 | 杨昔阳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首届全国数学微课程竞赛(华东赛区) | 一等奖 |
9 | 董会英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首届全国数学微课程竞赛(华东赛区) | 一等奖 |
10 | 吴向群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首届全国数学微课程竞赛(华东赛区) | 二等奖 |
11 | 张小玲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首届全国数学微课程竞赛(华东赛区) | 二等奖 |
12 | 黄东兰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首届全国数学微课程竞赛(华东赛区) | 二等奖 |
13 | 李坤皇 | 外国语学院 | 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优秀论文评选 | 二等奖 |
14 | 陈彬强等 | 图书馆 | 2015年“第八届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论坛” | 优秀主题报告 |
| ||||
15 | 李清彪 | 被《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编辑部聘为《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第六届编委会委员 | ||
16 | 李清彪 | 被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贵金属学术委员会聘为第五届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贵金属学术委员会委员 | ||
17 | 李清彪 | 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聘为福建省人民政府立法咨询专家成员 | ||
18 | 李清彪 | 被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聘为福建省教育评估专家 | ||
19 | 李清彪 | 泉州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
20 | 李清彪 | 增补为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委员会副主席 | ||
21 | 王 珊 | 增补为泉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 | ||
22 | 蔡舒翔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担任《看见西街》系列活动总策划 | |
23 | 黄鸿琼 | 文学与传播学院 | 创作的楷书、行书、草书三幅作品参加中韩日三国书法文化交流及书法展览 | |
24 | 吕振奎 | 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 | 被泉州市人民政府聘为泉州市经济顾问组成员 | |
25 | 戴聪杰 |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被泉州市人民政府聘为泉州市经济顾问组成员 | |
26 | 戴聪杰 |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泉州市先进工作者 | |
27 | 苏明强 | 教育科学学院 | 泉州市优秀教师 | |
28 | 王泗水 | 学生处 | 福建省征兵工作先进个人 | |
29 | 王丽馨 | 学生处 | 福建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 |
30 | 杨惠山 |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泉州市优秀科技副校长 | |
31 | 王秀华 | 工会 | 调研报告入选“北京+20”论坛,获邀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纪念活动 | |
32 | 施并招 | 软件学院 | 入选文化部“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库”,入选文化部、财政部“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项目 |
附件2:学子风采
序号 | 姓名/项目 | 所在单位 | 获奖名称 | 获奖 级别 | 指导老师 |
1 | 张小红 | 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 |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 三等奖 | 颜双波 |
2 | 周驫等 | 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 | 第九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 | 一等奖 | 李良源 孟萍萍 |
3 | 桑 洋 | 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 | 第九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 | 三等奖 | |
4 | 卢倩男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第三届全国高校插图艺术作品展 | 优秀奖 | |
5 | 吴兴金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第13届亚洲设计学年奖(建筑设计) | 优秀奖 | 蔡舒翔 |
6 | 陈 瀛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入选2015年中国漆画展 | | |
7 | 阮英英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入选2015年中国漆画展 | | |
8 | 吴思清 | 外国语学院 | 第五届“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大赛 | 特等奖 | |
9 | 游小青 | 外国语学院 | 第五届“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大赛 | 特等奖 | |
10 | 蒋世依 | 外国语学院 | 第五届“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大赛 | 一等奖 | |
11 | 刘瑞玲 | 外国语学院 | 第五届“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大赛 | 二等奖 | |
12 | 池航鹰 | 外国语学院 | 第五届“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大赛 | 二等奖 | |
13 | 陈嘉伟 |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2015“共创未来——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总决赛 | 三等奖 | |
14 | 辛 蓉 |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预赛(非专业组) | 二等奖 | |
15 | 庄小君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第六届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总决赛(本科B组) | 三等奖 | |
16 | 陈晋添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第六届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总决赛(本科B组) | 三等奖 | |
17 | 《起床吧》 | 数计学院、物信学院、软件学院 | 第五届海峡两岸信息服务创新大赛 | 二等奖 | 叶宇光 |
18 | 《智联一家》 | 三等奖 | 叶宇光 | ||
19 | 黄耀浩等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福建省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铜奖 | 叶宇光 |
20 | 陈晋添等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全国Java程序设计大赛(华东赛区) | 一等奖 | 曾玉珠等 |
21 | 黄永宗等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全国Java程序设计大赛(华东赛区) | 二等奖 | |
22 | 林璐等 | 文学与传播学院 | 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影视广告类 | 金奖 | |
23 | 《三颗桔子》 | 文学与传播学院 | 全国“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 | 最佳 剧目奖 | |
24 | 杨佳骏 | 文学与传播学院 | 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书法竞赛 | 特等奖 | |
25 | 体育学院 健美操队 | 体育学院 | 第四届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体育院校组二级有氧舞蹈项目 | 特等奖 | 黄咏梅 |
26 | 体育学院 健美操队 | 体育学院 | 第四届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体育院校组自选套路有氧健身操项目 | 一等奖 | 黄咏梅 |
27 | 体育学院 代表队 | 体育学院 | 中国啦啦操锦标赛暨中国大学生全明星啦啦队冠军赛爵士规定动作 | 第一名 | |
28 | | 航海学院 | 第三届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知识竞赛) | 第5名 | |
29 | 吴颖儒等 | 软件学院 | 第七届中国旅游商品大赛 | 银奖 | 何冬冬 吴钟电 |
30 | 《独坐敬亭山》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福建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演类乙组声乐 | 一等奖、优秀创作奖 | 陈敏红、吴雅蓉、陈恩惠 |
31 | 《阮厝的银腰带》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福建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表演类乙组舞蹈 | 一等奖、优秀创作奖 | 叶晓丽 |
32 | 《行船歌》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福建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表演类乙组舞蹈 | 一等奖、优秀创作奖 | 翁世晖、陈忍 |
33 | 《山在虚无飘渺间》、 《喀秋莎》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福建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合唱节目 | 一等奖 | 李育强 |
34 | 《送别》、 《太阳出来啦》 | 教育科学学院 | 福建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合唱节目甲组(非艺术类专业) | 一等奖 | 曾华宏 |
35 | 文传学院四名大四学子拍摄的毕业作品《西街372号》在泉州电视台一套《周末视点》播出并入围全国原创网络视听节目评选 | ||||
36 | 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创作的28件作品入选第八届海峡两岸文博会“2015海峡两岸高校设计展” | ||||
37 | 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2015届毕业生石琪考取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