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上午,泉州师范学院与华中科技大学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仪式在泉州师范学院举行。陈灿辉副市长,华中科技大学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平江,校领导李清彪、王珊,机关相关部门、物信学院、数计学院党政负责人等参加了签约仪式。仪式由王珊副校长主持。
李清彪校长在致辞中介绍了泉州师院的概况,重点介绍了学校近年围绕“泉州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等战略需求,积极推动学校向应用型转变。通过二级学院重组和学科专业调整,建立11个应用型学科专业群,紧密对接泉州市智能制造与数控一代、纺织鞋服、石油化工、海洋食品、电子商务、创新金融、文化创意、体育服务、旅游休闲、航运交通、基础教育等产业链和创新链。在这些学科专业群建设中,既保持了师范底色,又发展了人文、社会、经管学科,同时重点发展了工学学科。为了更好服务“泉州制造2025”,学校先后开设了3个相关本科专业,2016年起陆续开展电气类、机械类等本科专业的申报工作。目前拥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学科专任教师10多人。智能制造学科群建设已经具备一定基础。智造院在先进制造和智能制造领域有比较优势,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快产学研互动,共同服务泉州经济社会发展。
王平江常务副院长介绍了智造院的情况,表示师院与智造院合作前景广阔,将通过与泉州师院开展战略合作,有利于互促发展、实现共赢。
陈灿辉副市长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泉州正处于“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关键时期,泉州师院一是应转变办学思路,推进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接地气,把培养企业用得上、好用的人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二是办学要“两条腿走路”。泉州师院办学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一千亩校区,而是应拓展到一万多平方公里的泉州地区。校领导、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教师学生都应走到泉州十万家企业中去,利用企业已有条件,产教融合,对接生产一线技术需求项目;同时也应走到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好高校去,学习交流。三是市政府会积极支持泉州师院对接经信委、科技局等各部门,泉州师院也应主动对接政府部门的产业项目。
王平江、王珊代表双方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服务社会等方面展开实质性的合作;共同投入资源,联合培养为泉州智能制造产业服务的人才,打造一支本土化的产业研发队伍。
(宣传部 研究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