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院士报告会在我校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木法教授在我校中山礼堂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网络引领的教育新变革”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陈亚兵副校长主持,我校近400多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是我校校庆系列活动之一。
陈木法院士的报告主要围绕网络的兴起、教育的新变革(新时代)、迎接变革等三个方面展开。报告中,陈木法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研究经验,分析了网络兴起的历程,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生活、对教育领域带来的巨大变革。陈木法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和网页截图,展示了国外Udacity、Coursrea、Edx等3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这些网络课程教学视频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陈木法特别介绍了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慕课)的在线视频、网上测试、协作论坛3个板块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开放式网络课程对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陈木法鼓励青年大学生做好迎接教育新变革的准备:一是要注重培养自学能力;二是要有团队协作精神;三是要树立批判意识,提高自制力。 陈木法还与现场的学生进行了良好互动交流,并就网络课程对未来教师职业的影响、如何提高自学能力等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和指导。
陈木法,福建惠安人,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6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1980年该校研究生毕业并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1982年、1983年先后获该校理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博士。1997年至今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11月当选美国数学学会首届会士,进入来自世界各国的1140名顶尖数学家名单。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12项大奖,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等重要基金20多项。主要从事概率论中的马尔可夫过程;交互作用粒子系统和随机场;随机系统的稳定性速度和谱理论与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已出版研究专著5部,其中英文专著3部;出版教材1本;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另悉,4月12日上午,我校在行政楼201会议室举行“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座谈会。
“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发起,由中科院、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工程院、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高层次公益性科普活动,旨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邀请院士专家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做科普报告,让科学亲近公众,让公众理解科学,促进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活动从2002年12月9日正式启动以来,共举办报告会1500余场,得到了院士专家、各主办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热烈欢迎,产生了积极、广泛的社会影响。
(宣传部 科研处 数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