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至9日,“海丝文化与泉州印象”学术研讨会在泉州举行,来自国内3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探赜,献计献策,以期进一步推动泉州“海丝文化”研究的水平。
此次活动由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海丝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院”和泉州师院文学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编辑部、《文史知识》编辑部协办。与会专家学者主要从“海丝”文献整理与研究、历史时代泉州城市形象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海丝文化”海外传播与华人华侨研究、“海丝”遗产传承保护研究等方面着手研讨和交流。
本次研讨会吸引了多位我国老一辈史学家,有十多位全国性学会的会长、副会长,又有近年来在我国学术界非常活跃的青年学者,研讨会规格之高、与会名家之多、探讨之深入,开启了泉州海丝文化研究与城市形象提升的先河。预示着“海丝文化”研究承前启后、薪火相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前厦门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唐史学会会长郑学檬教授指出:泉州市在中国历史上不光是南宋元代很出名,明到末年也很出名,是东西方贸易转变时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城市。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为历史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强“海丝文化”研究恰逢其时,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海丝文化”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泉州城市发展定位更需要与“海丝文化”研究紧密结合,众多专家学者携手研究有助于泉州理清城市发展定位,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章义和教授认为:“泉州是一座十分低调的城市,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海丝’文物,有活力,却不张扬。”当前我国正处于突飞猛进的时代,泉州要想在全国城市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要高度重视泉州的历史地位、文化地位和发展战略地位,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苏金花研究员认为,此前研究方向主要从文化的视角展开,今后要加强从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经济结构发展和社会变迁等方面入手研究。“海丝文化”在传统典籍中的记载非常少,也很简略,因此,地方性文史资料的发掘与研究十分重要。
在泉期间,与会学者还考察调研了九日山、洛阳桥、海交馆、开元寺等部分海丝遗迹,并为泉州海丝遗迹如何传承保护建言献策。
(海丝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