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是中华民族说唱艺术的总称,具有2000多年历史,现存500多个曲种。长久以来,受历史因素影响,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曲艺艺术,却一直未能搭上高等教育的快车,导致传承发展遭遇瓶颈,衍生出创作乏力、研究滞后、曲种濒危、人才断层等一系列问题,制约和影响了曲艺艺术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线教学积累经验
——夯实曲艺学科建设的课堂实践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教育工作者与曲艺工作者深感曲艺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和不足,积极在不同类型的一些高等院校开设曲艺专业,进行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而又生动的一线教育经验。
中国北方曲艺学校与苏州评弹学校先后升格,探索培养曲艺大专毕业生。中国曲协副主席、相声表演艺术家冯巩领衔在中央戏剧学院创设了相声大专班,后来又与北京电影学院合作开设了相声本科班。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从2004年开始招收曲艺本科生,首开曲艺本科教育之先河。北京城市学院从2015年开始招收曲艺与社会文化类本科生,辽宁大学、内蒙古大学、聊城大学、平顶山学院、泉州师范学院等一批高等院校考虑当地艺术资源和社会需求,纷纷开展具有本地曲艺特色的本科教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从2002年起培养硕士,2009年始培养博士,至今已培养多届曲艺方向的硕博研究生。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8所高等院校开展曲艺本科教育,8所高职院校开展曲艺大专教育,16所中专学校培养曲艺创作表演专门人才,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2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开设了曲艺鉴赏相关课程或开展曲艺研究。
这些高等院校在开展曲艺教学实践时聘请知名曲艺家担任客座教授,充实壮大教学一线力量;编写教学讲义大纲案例和辅助教材,摸索教学方法、特点和规律;重视曲艺的表演特色和舞台实践,从经典作品讲起,并结合自己的从艺经验和心得体会进行赏析。这些教学探索弥足珍贵,夯实了曲艺学科建设的课堂实践基础。
原文链接:
光明日报: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02/25/nw.D110000gmrb_20210225_1-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