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夯实教师教学能力根基,推动资源环境学科教育高质量发展,10月23日下午,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在荣茂楼101举办2025年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暨学科教学观摩研讨会。本次活动以“以赛促教强本领,研教相长促精进”为主题,采用“竞赛展示+观摩研讨”双轨模式,为全院教师搭建互学互鉴的专业成长平台。

本次活动特邀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张慧教授、黎明大学外语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李小雯教授、泉州七中高级教师、高中地理组组长邓伟华老师,以及学院陈一萍教授、孙境蔚教授组成“校内+校外”、“中学+大学”的评委团,学院领导、教学督导、教研室主任、专业主任等专任教师60余人参加,由分管教学的邓秀勤副院长主持。
多元元素深融入,教学效能稳提升
授课环节聚焦真实教学场景,教师围绕课程思政融入、教学重难点突破、AI 教学工具应用等维度展开阐述,如钟燕平老师通过介绍闽南-台湾浅滩上升流等典型实例,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土意识;刘晓彬老师采用AI技术生成离心泵运作演示视频,系统解析“理论-仿真-实践”三维教学目标设计,展现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的深度融合能力;张珊珊老师通过介绍厦门大学蔡明刚团队、山东大学刘汝涛团队的成果,激发专业自豪感与科研探索热情。

线上线下深交流,观摩研讨共赋能
竞赛同时开设学科教学观摩研讨,教研室在线上开展激烈讨论,围绕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课堂互动等内容展开剖析与讨论;评委组专家对参赛教师的表现进行精准点评,对学院教师课程思政、AI赋能教学所做的努力与成效表示充分的肯定,强调“资源环境学科教学需紧扣“两性一度”标准,既要强化土壤污染修复、生态规划等核心技能训练,也要注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润物渗透。

本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暨学科教学观摩研讨会的圆满落幕,不仅为全院教师搭建了“展技能、互学习、共提升” 的实战平台,更以竞赛为纽带激活了教研创新的活力—— 从课程思政与“双碳”“生态保护” 等学科内容的深度融合,到AI教学工具在环境监测实验演示、重难点知识可视化中的灵活运用,参赛教师的创新实践与研讨交流中的思想碰撞,已转化为推动学院教学质量升级的鲜活动能。
未来,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将持续以“以赛促教、以研助教”为抓手,深化竞赛成果的常态化应用,搭建更多跨教研室、跨课程的教学交流平台,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打磨本领、精进技艺,切实将竞赛中涌现的优秀教学方法、育人模式融入日常课堂,为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筑牢教学根基,助力学院学科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