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2025年9月安全教育系列活动

文章发布日期:2025-09-30 发布者:

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9月7日,我院各班级辅导员围绕“开学第一课”主题,陆续组织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班会聚焦学生新学期身心状态调整,通过学习引导、交流分享等形式,帮助学生快速收心归位,为新学期成长发展筑牢良好开端。

 

班会上,辅导员首先通过播放视频、图片等形式,与同学们一同回顾了国庆阅兵的盛大场景,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军人的风采,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也借此鼓励同学们将阅兵式中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团结协作精神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在安全教育方面,针对近期的基孔肯雅热等安全问题,辅导员介绍了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和症状,并重点强调了预防措施,如定期清理宿舍和校园内的积水容器,避免蚊虫滋生;在蚊虫活跃时段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穿长袖上衣、长裤,涂抹驱蚊剂等。同时,还提醒同学们要注意宿舍用电安全、网络安全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学期初安全专项排查

学期初,化工与材料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安全工作部署,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宿舍安全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学院副书记、各专业辅导员、学院自律会成员及班级班委组成检查小组,深入学生宿舍开展实地安全检查。

 

     此次检查聚焦宿舍安全关键环节:重点排查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私拉乱接电线等易引发安全事故的行为,同时仔细检查宿舍区域消防通道畅通情况及消防设施完好状态。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宿舍的公共空间、阳台存在卫生状况较差、杂物堆积的情况,当场要求宿舍立即整改。

     本次专项行动进一步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宿舍管理规定,强化安全责任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推进宿舍安全常态化管理,为学生营造安全、整洁、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筑牢校

学生宿舍区安全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为提高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以及应对火灾等突发状况的自救能力,我院学工办组织自律会学生干部以及全体在校学生于9月18日参加了学校应急消防演练。在演练准备阶段,我院根据A、B、C、D四个宿舍区的居住特点和地理位置,通过实地考察合理设计学生的逃生路线,并制作成逃生路线指引图,发送给参加逃生演练的同学。活动过程中,辅导员及自律会学生干部在各楼层引导、维持秩序。待哨声响起,同学们立即按照逃生路线规范行动起来,保持低矮姿势,迅速向疏散地点撤离。

 

本次消防演练活动是积极响应学校安全教育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旨在进一步提高我院师生消防安全意识与应急安全技能水平,增强学生面对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此后,学院将继续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用实践行动将安全教育常态化、日常化。

园安全防线。

防诈安全主题班会

为提升学生反诈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我院各班级于9月21日于理工楼教室召开 “防范电信诈骗,守护财产安全” 主题安全班会。

 

班会上,班委结合近期高校高发诈骗案例,详细讲解“冒充电商客服退款”、“虚假刷单兼职”等常见诈骗手段,用真实案例揭示诈骗分子利用学生涉世未深、追求便捷等心理实施诈骗的套路。随后,班委重点分享实用防范技巧:一是牢记 “三不一多” 原则,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泄露、转账汇款多核实;二是遇可疑情况及时联系辅导员或拨打 110、96110 反诈专线;三是定期关注“国家反诈中心”公众号,学习最新反诈知识。此次班会通过案例分析与技巧教学,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电信诈骗的危害性,进一步掌握了识别、应对诈骗的方法,为营造平安校园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新生消防灭火演练活动

    9月25日下午16:30,化工与材料学院在明德体育馆后方空地开展了新生消防灭火演练,我院全体新生约337人积极参与。在演练过程中,由保卫处洪国祥老师为新生详细介绍灭火器的相关知识及使用方法。随后,全体新生在老师指导下依次有序亲身实践灭火。

 

    本次消防演练聚焦实操教学,帮助同学们系统掌握了灭火器使用、初期火情处置等消防灭火基本技巧,有效填补了安全技能盲区。演练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严格遵守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不仅把“消防安全” 的理念深植于心,更会转化为日常行为习惯,在教室、宿舍等场景中主动排查安全隐患,切实做到“学安全、懂安全、守安全、践安全”。

“树立正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主题班会

为引导我院学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核心要义,领悟国家宗教政策法规的精神实质,9月27日,我院各班级在理工楼教室开展“树立正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主题班会。

 

     班会上,辅导员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涵为切入点,结合我国《宗教事务条例》相关规定,通过PPT清晰讲解了宗教的本质与社会作用、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核心内容,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在案例讨论环节,在辅导员的主持下,班会围绕“如何辨别披着‘文化交流’外衣的宗教渗透行为”等真实案例展开分组讨论,同学们通过对比“正常文化分享”与“隐性宗教宣传”的文本特征,更加明确了宗教渗透的基本途径和危害,进一步强化了对宗教渗透隐蔽性的认知。

    班会最后,辅导员总结强调,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重要力量,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既尊重他人宗教信仰自由,又坚定维护校园意识形态安全,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和非法宗教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班会让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未来会在生活中主动传播科学思想,做校园文明风尚的践行者。


相关阅读: